正文

第四章 2~3个月宝宝的早教(3)

问答式早教百科 作者:菅波


 

怎样用抓手指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爸爸妈妈可以用抓手指法来训练宝宝的握力。

第一步:在训练宝宝的握力时,妈妈可以把自己的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宝宝自己抓握。

第二步:等感觉到宝宝有一定的握力后,再把手指从宝宝的手心向外拉,看宝宝是否还能去抓。怎样用拉线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拉线法训练宝宝的握力。第3个月的宝宝可能还不会自己拉线,但可以买一些带拉线的玩具,最好是一拉线就会动或发出响声的玩具。开始训练的时候,妈妈可以把线放到宝宝手里帮宝宝拉,玩具的活动或响声会刺激宝宝的兴趣,经过多次训练宝宝就会自己拉线了。

怎样用抓悬挂物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抓悬挂物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第一步:在宝宝小床的上方,低低地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小软塑动物或其他东西,先晃动悬挂物引发宝宝的注意,然后拉着宝宝的手帮他抓,慢慢地逗引宝宝自己伸手去抓。

第二步:妈妈或爸爸用手把栓绳的玩具塞到宝宝手里,然后趁宝宝没有抓牢的时候,突然把玩具提起来,以此来刺激宝宝的兴趣。

经过几次刺激之后,宝宝就会主动挥舞小手去抓。怎样用抓球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爸爸妈妈也可以用抓球法训练宝宝的握力。

第一步:训练的时候,先让宝宝趴着,然后把一个色彩鲜艳的球,从宝宝手可以抓到的地方慢慢滚过。

第二步:刚开始球从一侧滚到另一侧时,宝宝会专心地看,经过几次重复之后,宝宝很快就会伸手去抓这个球。

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训练宝宝手的握力,而且还可以训练宝宝追视的能力。语言能力提高练习怎样培养宝宝的发音和语言能力

这一时期,爸爸妈妈要逐步培养宝宝的发音和语言能力。这时的宝宝能发出较多的音,并能清晰地发出一些元音,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宝宝的发音能力,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多与宝宝说笑。

比如有时宝宝哭个不停,妈妈可以轻轻抱起宝宝,用手指在他嘴上轻拍,让他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也可以将宝宝的手放在爸爸妈妈的嘴上,拍出“哇、哇、哇”的声音。

这些都可以作为宝宝发音的基本训练,使宝宝感受多种声音、语调,促进宝宝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提高练习视线转移能力怎么训练

第一步:爸爸妈妈可用两个玩具来逗引宝宝,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

第二步: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训练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在宝宝正集中注视某一玩具时,迅速移开玩具或将玩具转向另一边。这样可以训练宝宝在注视目标消失之后用视线寻找新的目标。怎样培养宝宝的声音感受能力

第3个月是宝宝大脑发育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尽量让宝宝多看、多听、多摸、多玩,不仅要多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而且可以不失时机地录下宝宝的“咿呀”声并放给他听,或选择优美、轻柔、明快的乐曲放给宝宝听。培养声音感受能力可给宝宝的大脑添加“营养”,同时也可促进宝宝的听觉和音乐才能的发展。

情绪和社交能力提高练习什么是快乐反应

宝宝总是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对美好的事物会作出快乐反应。在第3个月初时,宝宝会明显地对照顾他的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做出快乐的反应。怎样培养宝宝的快乐反应

培养宝宝的快乐反应,爸爸妈妈要因势利导,经常用亲切友善的语气和宝宝说话,并伴以多种表情,使宝宝的情绪得到充分的激发。此外,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镜子,让宝宝通过镜子认识镜子中的“小伙伴”,宝宝对这个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也是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让宝宝多与亲善他的人接触,对培养宝宝的亲和性以及丰富视觉体验都有好处。

怎样培养宝宝的社会行为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一见陌生人就哭,更不用说让爸爸妈妈以外的人抱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就是宝宝在很小的时候缺乏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宝宝出生后要从自然人变为社会人,首先就要与他人交往,这种最初的交往会影响宝宝成人后的社会交往。宝宝交往的第一个对象是妈妈,这也是宝宝与人交往的根本基础。其次就应该是爸爸了。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且大多住的是楼房,别说是宝宝,就是大人之间的交往也不多。所以,爸爸妈妈要从长远着想,尽量为宝宝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多让宝宝见见陌生人,或者让邻居抱一抱,让宝宝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但应该注意的是,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