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个月(13)

全程孕产不可不知的1001个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预产期的主要推算法有哪些

从排卵受精开始到胎儿的出生,一般为266天。如果怀孕前每天测量基础体温,就可以知道受孕日期并由此推算出预产期。基础体温的曲线中,低温期的最后一天即为排卵期,再加上38周(266天)就是预产期。

或者只要记住末次月经的第一天是何年何月何日,就可以按照“月上减3或加9,日上加7”这个公式来计算了。

预产期的计算方法很多,如果最后一次月经日期不确定,很容易推算错,不妨配合以下的方法作辅助。

1.公式计算法

例1:如果最后月经的第一天是2009年2月8日,则预产期为2009年11月15日。

例2:如果最后月经的第一天是2009年8月14日,则预产期为2010年5月21日。

2.由胎动开始计算 

感觉胎儿在体内(子宫)活动,称为“自觉胎动”。

初次感觉胎动,一般是在怀孕第19~20周,在妊娠历上则为第五个月(20周),因而再加4个月又20天,即为预产期。

但是,曾生产过的孕妈妈往往会提前感觉到胎动,在第17~18周就能感知,因此加22周(即5个月又4天)才是预产期。

自觉胎动时期往往因人而异,所以这种算法不够精确。

3.以孕吐计算 

大部分孕妈妈从第4周、第5周开始会有孕吐现象。在孕吐开始之时,加上250即为预产期。

但是孕吐开始时期也会因人而异,并不能算是准确的方法。怀孕月数并非根据月历上的月数计算,而是由最后一次月经来临的第一天算起,以7天为1周、4周为1个月计,所以怀孕280天就等于满10个月了。

4.预产期大圆盘

有一些医院会印制“预产期大圆盘”,只要将圆盘上的一个指针标注“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另一个指针就会指出“预产期”。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是未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印刷的这种日历准确度可能较差。

什么是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就是从孕妈妈中筛查出高危孕妈妈,并对高危孕妈妈进行检测,通过母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看高危孕妈妈是否怀有先天缺陷胎儿,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儿的出生率。

产前筛查既经济又简便,而且无创伤,准确率也很高。

高危妊娠存在一些对孕妈妈和胎儿、新生儿的不利因素或合并症,会给孕妈妈、胎儿、新生儿带来较大的危险性。常见的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孕妈妈年龄、身高、体重。初次怀胎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怀第二胎时年龄在40岁以上;孕妈妈身高在1.4米以下、体重小于45千克;孕妈妈过于肥胖,体重大于85千克者。

(2)怀孕期间异常。怀孕期间发现孕妈妈及胎儿有母子血型不合、胎儿发育不良、过期妊娠、骨盆太小、多胎妊娠、胎盘位置过低、羊水太多或太少等异常情况。

(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发现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同时伴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肾炎、肝炎、严重贫血、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子宫良性肿瘤等内科疾病。

什么是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对胎儿畸形进行诊断,包括免疫学诊断、B超影像学诊断、细胞遗传学诊断和基因诊断。

孕检查出的常见疾病如何应对

有的孕妈妈在孕期检查中,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症状,孕妈妈一方面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糖尿病

如果检查出孕妈妈已有糖尿病,应当在饮食上进行适当控制,既不能吃得太多,防止血糖升高,但也不能吃得太少,以免影响胎儿的营养供给。

一般来说,主食不应过分限制,比如米饭、馒头、包子、面条等,但糕点、水果、饮料等零食要相应减少。孕妈妈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的摄取也非常重要,要从新鲜的蔬菜、鱼类、蛋类、乳类、豆类及瘦肉中均衡摄取。但土豆、山药、芋头等含淀粉多的食物不要多吃。

要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一次吃得不要多,一天可进餐4~5次。睡前一定要加餐,以免夜间发生低血糖。另外,适量的运动也不能少,比如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2.贫血

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铁剂外,还要在饮食上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动物性食物有猪血、鸡血、猪肝、羊肝、鸡肝及各类瘦肉等,这些食物不仅含铁量高,而且吸收率高达20%;海产品有紫菜、海带、海苔、金枪鱼等;蔬菜类有菠菜、油菜、芹菜、胡萝卜等,另外豆类食品及有色水果含铁量也比较丰富。

3.蛋白尿

孕期诊断出蛋白尿之后,孕妈妈一定要稳定情绪,充分休息,以此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恢复心脏的原有功能。在饮食上要减少食盐的摄取量,充分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适量吃猪血、羊血、牛肝、羊肝、牛蹄筋、猪皮等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食物。还有其他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豆类中的豆腐、黄豆等;菌类中的口蘑、冬菇等;水产类中的青鱼、黄花鱼等。

4.浮肿

出现浮肿时,孕妈妈饮食中的含盐量还应当减少,每天钠盐的摄取量不应超过5克,吃汤菜或面条时尽量少喝汤水。饮食制作上,除了少放盐外,也尽量少放酱油。另外,还要做适当的运动,这样有利于血液循环,可减轻浮肿。

5.高血压

孕期检查出高血压后,首先要放松情绪,充分休息。在饮食上除了要减少盐分的摄入量外,脂肪的摄入量也要减少,少吃肥甘厚腻食物,多吃含高质量蛋白质的食物。

另外,睡觉时最好面向左侧躺卧,做一些适量的运动,这对降低血压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孕期能进行预防接种吗

胎儿的身体器官形成于5~12周。在此期间最易遭受外来影响,如孕妈妈服用药剂、照射X光、罹患疾病、性激素分泌异常等都有可能伤害胎儿各个器官,形成先天性异常的病症,因此,孕妈妈必须特别注意。

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接种任何疫苗,疫苗中的细菌与滤过性病毒的毒性虽经过弱化与去除活性处理,但也不是绝对安全。

但在疾病流行期间,为避免感染及出现危险(如流产、早产或传染病),一些危险性小的疫苗可以考虑接种,接种时应要求医护人员酌情减少用量。

若以往接种疫苗后曾有发烧、畏寒等强烈反应,最好事先咨询医生,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疫苗中的牛痘、麻疹、小儿麻痹症等,都是用活性滤过性病毒制成的,在怀孕期间应该完全禁止使用。

为什么要注射破伤风类疫苗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落后、不卫生的接生方法和护理方法所引起的。当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手术刀、剪切断新生儿脐带时,或对新生儿脐部护理不当,破伤风杆菌就有可能侵入新生儿的脐部,经过生长繁殖,产生强烈的破伤风毒素,即可导致新生儿发病。

一般说来,患儿刚出生时都很正常,继而出现发热、烦躁、肌肉紧张及拒乳。少则3~5天,多则2周,通常在出生7天左右,病情即发展到较为严重。患儿牙关紧闭,出现阵发性痉挛,最后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此病常因诊断不及时,来不及用药治疗而延误。

对付此病,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对孕妈妈注射破伤风类疫苗,进行预防。

如果孕妈妈过去接种过破伤风类疫苗,只要在妊娠早期,最迟在分娩前3周,注射一针破伤风类疫苗,体内很快会有足够的破伤风抗体,并通过胎盘使胎儿也获得这种保护性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目的。

如果过去没有注射过破伤风类疫苗,则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以作加强。

凡接受过破伤风类疫苗预防的育龄女性,均可获得5年以上的免疫力,包括在此期间生产的新生儿也可获得对破伤风的免疫力。这对产妇预防破伤风杆菌也很有好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