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个月宝宝的早教(2)

胎教早教不可不知的1001常识 作者:金海豚婴幼儿早教课题组


怎样做拆装玩具训练

对于刚5个月的宝宝来说,拆装玩具训练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个游戏并不强求宝宝会拆会装,只是一种示范性的游戏。

妈妈或爸爸可将一只可以拼装的玩具放在宝宝面前,给宝宝玩一会儿。等宝宝对玩具的整体熟悉后,妈妈或爸爸再把玩具拆散,然后再装好。这样拆散、装好,再拆散、再装好,反复几次之后,让宝宝自己试着拼装。如果宝宝实在装不好,妈妈或爸爸就手把手地帮宝宝把玩具装好。

在进行以上训练时,最应注意的是拆开的每个玩具零件,都不能小于宝宝的拳头,以免不注意时被宝宝误吃而发生危险。

怎样做触摸感知训练

第5个月的宝宝头已竖得很稳,视野也更加扩大,对周围环境的事物开始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根据宝宝的这个发育特性,爸爸妈妈就可以对宝宝进行感知能力的训练了。

在训练前,细心的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平时最爱看什么,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从中找出宝宝最喜欢的东西让宝宝触摸。比如木制的玩具、铁制的玩具或毛绒玩具等。在对上述各种玩具练习触摸手感的基础上,再找出平绒、粗棉布、劳动布、针织品等各种材质的织物,缝成一个个垫子,垫在宝宝身下。不仅让宝宝用小手摸来摸去,还要让宝宝的身体在上面蹭来蹭去,体会和感觉各种布料的不同质感。

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如何

现在的宝宝,能用眼睛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而且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好玩,能在眼睛的支配下抓住东西,而且准确率很高。宝宝会把抓住的东西,翻过来倒过去地摆弄着,同时还目不转睛地看着,甚至还把东西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上,有时又抬起小手把东西放到嘴边啃一啃,然后再拿下来看一看,好像在研究什么。这时候的宝宝,随着视觉和运动功能的不断发展,手和眼的反应已相当协调一致了。

手眼协调运动的发展,对促进宝宝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宝宝通过摆弄物品,可以从中感觉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等,加深对物体特征的认识,使宝宝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怎样做手部肌肉训练

在肢体活动中,宝宝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自己的手,从刚出生时的无意识抓握,到后来有意识的拿取,充分反映出宝宝智能体能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的程度。

在训练宝宝手部肌肉运动能力时,妈妈或爸爸可将宝宝抱成坐位,面前放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边告诉宝宝各种玩具的名称,边引导宝宝自己伸手去抓握。

刚开始训练时,玩具要放置在宝宝一伸手就可抓到的地方,如果宝宝已经能够比较容易地抓到后,再将玩具移到稍远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在宝宝左手或右手已经拿到一个玩具后,再向宝宝的同一只手递玩具,观察宝宝是将原来到手的玩具扔掉再拿另一个玩具,还是学会了将玩具传到另一只手上。然后试着将宝宝不喜欢的玩具递过去,让宝宝练习推开的动作,还可以将宝宝喜欢的玩具从他手中拿过来再扔到宝宝身边,让宝宝练习捡东西的动作。玩具的个头应从小到大。

怎样练习够取玩具

这个月的宝宝已经渐渐能够分清颜色,并会对色彩鲜明的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了,爸爸妈妈可以试着让宝宝够取玩具。

爸爸妈妈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的旁边,宝宝就会伸手去抓,抓到后还可能把玩具放在嘴里,尝一尝玩具的味道,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得其乐。

在此基础上,爸爸妈妈还可以让宝宝坐着,在离开宝宝一段距离的地方开动小汽车等会动的玩具。宝宝看到运动着的玩具时,一定会产生伸手去拿的欲望。此时的宝宝尽管爬行还有些困难,但面前玩具的诱惑促使宝宝往前探出身体,小手努力地够取,这样宝宝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爬行动作,逐渐学会爬行。

宝宝的腿部力量如何

这个月,宝宝只要一醒,就不会老实躺着,总想翻身,如果宝宝穿的衣服少,又正好蹬到被子上,就能翻过身来。宝宝趴着时,能两手支撑起身体,而且能较长时间地抬起头。如果爸爸妈妈扶住宝宝的腰部,宝宝还能勉强坐一会儿,但自己还不能坐稳。如果爸爸妈妈把宝宝抱到膝盖上时,宝宝就会高兴得双脚并拢,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上下蹦跳,越蹦跳越有劲儿,越蹦跳越高兴。

到第5个月,还没有上述这些手脚运动或活动甚少的宝宝,可能因睡得过多所致。对于这样的宝宝,父母应尽量把宝宝抱到户外活动。由于宝宝的个性不同,会表现出运动功能上的差异,但迟早都将学会坐立、站起和跑跳等动作,一两个月的推迟并不意味着有病理意义,所以父母不用过于担心。

怎样做脚部训练

由于宝宝的下肢较短而且腿部柔软,所以一抬腿脚就可到达脸部,有时甚至把大脚趾抱起来吸吮,这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练习仰卧抬腿的动作。

在宝宝脚部的上方放些玩具让他踢。妈妈或爸爸也可以用两手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站在自己的大腿上,使宝宝保持直立的姿势,引逗宝宝双腿跳动,每日反复练习几次。此外,还可以多做有利于下肢活动的婴儿体操。

怎样做大小肌肉运动能力的训练

给宝宝做大小肌肉运动能促进宝宝平衡感知觉的良好发展。尽管从第4个月就开始对宝宝进行大小肌肉运动能力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到了第5个月还应该继续,以使宝宝全身肌肉的运动能力逐渐加强。

做大小肌肉运动最好的方法就是直立训练:用双手支撑宝宝腋下,让宝宝站起,并扶着宝宝让他跳动,每天可重复练习几次。

怎样做翻身训练

翻身可以带动全身的肌肉进行活动,如果宝宝到了5个月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翻身,爸爸妈妈就应该加紧训练宝宝翻身。

给宝宝做翻身训练可以在床上、沙发上或在地上铺好毯子进行训练。先让宝宝仰卧在上面,妈妈再拿一个色彩鲜艳的、宝宝从来没有见过的新玩具逗他。当宝宝想抓玩具时,就将玩具向左侧或右侧移动。这时的宝宝要想抓到玩具,不仅头会随着玩具转,而且也会因伸手够玩具而带动上身和下身也跟着转。经过如此多次练习,宝宝的全身就自然而然地翻过来了。

怎样做匍行训练

5个月的宝宝趴着的时候,已经能神气十足地挺胸抬头,有时还会胸部离床,将上身的重量落在手上;有时甚至双腿也离开床铺,身体以腹部为支点在床上打转。

宝宝趴在床上时,妈妈或爸爸可以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并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面引逗,宝宝就会以足底为基点,用上肢和腹部的力量开始向前匍行。

如果妈妈或爸爸放开抵住宝宝足底的手,这时的宝宝如果越往前使劲,由于失去了足底的基点,在手部力量的作用下,身体反而越向后面匍行。如此反复练习,宝宝很快就会爬行了。

怎样做靠坐训练

将宝宝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椅子上,让宝宝练习靠坐。如果宝宝自己靠坐有困难,妈妈或爸爸先用手扶住宝宝,等宝宝坐得比较稳了后再把手拿开。这样的靠坐练习,每日可连续数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怎样做平衡游戏

到了第5个月时,宝宝的脖子稳固后可以进行这种平衡游戏。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平衡感。

妈妈或爸爸扶住宝宝手肘及肩膀,将卧躺的宝宝扶起来,一边哼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歌谣,一边把宝宝拉起来,这时宝宝的身体就会有悬空的感觉。

怎样做球类游戏

做滚球游戏时,可以让宝宝趴着,先让宝宝触摸一下有铃铛的球,然后把球放在宝宝的手边滚动。接着,再从稍远的地方将球滚向宝宝,甚至从宝宝身边滚过。滚动的球就会引导宝宝移动整个身体追寻球的去向。或者妈妈或爸爸先抓住宝宝的脚,让宝宝的脚被动踢球。

刚开始时,宝宝肯定不会踢,不是用脚从上面蹬踩球,就是用脚踝笨拙地碰球。等宝宝把球碰出去后,妈妈或爸爸再把球用手挡回来。当宝宝看到自己的脚把球碰出去然后又弹回来的时候,一定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如果再把球放在宝宝的脚边时,宝宝就会自动踢球了。

怎样做“藏猫猫”游戏

从宝宝刚出生开始,到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可以与他玩不同形式的“藏猫猫”游戏。与婴儿一起玩“藏猫猫”游戏,既可以锻炼宝宝的认识能力,也可以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这种全家人都可以参与的游戏,让爸爸妈妈与宝宝都可以充分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

4个月左右的“藏猫猫”游戏:妈妈用一条手绢蒙住自己的脸,然后问“妈妈哪儿去了”,在宝宝有些发愣时,妈妈拉去脸上的手绢,露出笑脸,同时说“妈妈在这呢”,孩子会非常开心地大笑,以后自己会拉动手绢使妈妈露出脸来。这种游戏可使孩子学习寻找不见的东西。

举高对宝宝有哪些益处

举高能增加宝宝的胆量,促进身心的发展。每当爸爸把宝宝举高再放低时,总会逗得宝宝哈哈大笑。而且宝宝在听说被举高时,身体也会配合做出向上的准备。

照镜子对宝宝有哪些益处

宝宝三四个月时,就对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很感兴趣。这时,他还不能意识到镜子里的孩子就是自己,出于好奇他会用手去摸镜子里的孩子,或用手拍打;为吸引“对方”的注意,他还会模仿镜子里孩子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还能促进他的视觉、触觉、听觉的发育。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照镜子,让宝宝认识镜子里的自己。逗宝宝笑。

怎样教会宝宝分清昼夜

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睡觉的规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爸爸妈妈从现在开始,就要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将来宝宝长大以后在睡眠上出现问题。而在需要养成的睡眠习惯中,教会宝宝分辨昼夜是非常重要的。

与之前所说的一样,爸爸妈妈要教会宝宝分辨昼夜,让宝宝白天和晚上分别在不同的房间睡觉,白天,宝宝的房间要保持正常的亮度和声响,晚上把灯关掉,保持房间里的安静,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使宝宝懂得白天是玩耍的时间,而夜间才是睡觉的时间。随着宝宝的记忆力逐渐增强,他就会自己分辨昼夜,进而有规律地玩耍、睡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