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故事说的是本末,取自《百喻经》。
在古时候,中国的商品在国际上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的拳头产品有两种,一种是瓷器,一种是丝绸。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江浙地区有个商人,他和当地的丝绸商铺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定期向他们收购丝绸商品,然后招募一些伙计组成商队,顺着丝绸之路把商品卖到国外去。
这一年春末,商人置办好了货品,他们的队伍又出发了。走了几天的路,这一天,商队来到了客栈,大伙儿进了客栈休息,只留下一个姓李的伙计给运送货物的几头牲口喂些草料。
李伙计人很老实,也很勤快,他很快便把牲口们的草料弄好了,正准备回屋休息,忽然被一个中年人拦住了。
中年人对李伙计说:“小兄弟呀,我是一个兽医,这是你家的驴子吧?你的驴子看样子很疲倦,如果你们想让它们赶远路,我建议最好是停下来让它们先休息几天再走,这样比较妥当。”
李伙计仔细看看驴子,除了眼神有些忧郁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异常的。中年人看着李伙计不以为然的样子,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商队出发的时候,李伙计想起了中年人的话,但是他又想,我们老板的时间也很宝贵,一分钟几十万上下,不能耽误在驴子身上了。
商队刚出发不久,忽然一头驴子倒了下来,大家聚到驴子身边去看,驴子倒在地上直喘气,大家赶快急救,做了心脏按摩,李伙计还给它做了人工呼吸,当然,因为口型的差别,效果不是很好,最终驴子还是死了。
商人说:“看来我们是走不了了,如果把货物转移到其他牲口身上,只会加重它们的负担,最后再累死其他驴子就不好了。好在我们出发的时间不太长,等会儿我便回刚才的城镇,看看能不能再买头牲口来。”
商人看看死去的驴子,觉得有点可惜,于是他召集几个伙计合力把驴子的皮剥了下来,准备以后做点补气养颜的阿胶用。
商人带着两个手下走了,临走的时候特意交待李伙计,要保存好驴皮,别受了潮,受了潮便用途不大了;另外,在晒干之前也不要折叠了,那样做的话,会影响风干效果,李伙计答应了。
商人走了不久,天空下起了雨,伙计们赶快把驴皮和货物搬到大树下。
但雨越下越大,树上的枝叶渐渐无法挡住强烈的雨势了。
眼看雨就要淋湿驴皮,李伙计急了,他想起了老板走时的交代。作为一名优秀的伙计,当然不能辜负老板的委托,可是驴皮的面积挺大,即便是人趴在上面,也未必遮住。
李伙计看看附近,忽然灵机一动,他从牲口身上取出了丝绸盖在驴皮上,一层又一层地覆盖上去。
过了好一阵子,雨渐渐小了,李伙计小心地把丝绸一张张地揭下,他发现那张驴皮居然一点也没有被淋湿。
又过了一会儿,商人从城镇赶了回来,李伙计得意扬扬地向老板请功,老板问了来龙去脉,结果没有夸奖李伙计,反而把他痛骂一顿,因为价值比驴皮高千倍的丝绸全被淋坏了。
因为活着,所以我们自以为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我们是生命的主人,却常在恍惚中不识本末。
欲望常在告诉我们,成功才是生存的一切,生命的顶点位于成功之上,要舍弃所有,忘记根本,不顾一切地去追逐与寻求它。
我们真的忘记了,生命所包含的命题远不止这些。
它本应广阔到视线不及,但大部分人只看了眼前。
生命有多大呢?
它应该大到包含着我们所期待的成功与痛恨的失意,
还应该包含着时常被我们忽略的爱与和谐、亲情与友情。
李伙计很傻,牺牲昂贵的丝绸去保护不值钱的驴皮,当然是不妥当的。
而实际上,我们也很傻,践踏了一切去追求成功,这与李伙计又有什么分别?
待到雨停的那一刻,我们手持着那张完美的驴皮,笑容过后,是否会猛然醒悟到--我错了。
只是被你践踏的珍宝,已经远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