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怎么在神的面前撒谎

小和尚的白粥馆 作者:释戒嗔


第五个故事说的是谎言,取自《旧杂譬喻经》。

佛经里的故事有一个很相似的特征,那就是在绝大多数的故事中,主角都是很善良、很淳朴、很博爱的人。

有平常当然便有例外,在《旧杂譬喻经》中便有一位故事主角很特别,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佛经故事里的“超级大反派”了。

话说古时候,有位施主大男子主义非常强,他对妻子管得很严,每到白天外出的时候,便把家里的大门一锁,把妻子和婢女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

若被关起来的是四个人,还可以打打麻将做些消遣,可是屋子里只关了两个人,能选择的娱乐活动便少了很多,最多只能唠嗑和补衣服了。

家里衣服再多,也有补完的时候;而女施主和婢女之间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入,最后已经扩展到邻居表舅家的猫身上的虱子最近总是失眠这样的问题探讨上了。

女施主觉得很枯燥,她原也想和丈夫进行一些思想沟通,多讨论一些关于妇女解放是人性解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样的话题,借此让自己的丈夫变得开明一些。

可是女施主考虑再三,觉得这样的谈话可能是无效的。她做了一件更直接的事情:她和婢女一起把家里的墙打了一个大洞,然后跑了出去。

女施主离开家以后,并没有去逛街购物,而是跑去和情人私会了。

就这样,女施主每天出门,然后在丈夫回家前跑回来,再把墙上的洞用柜子挡起来。但是没过多久,女施主的丈夫还是觉出了异常,发现了墙上的洞。

正所谓无论多么天衣无缝的计划,都会有漏洞。

女施主的丈夫看到墙上的洞非常生气,他质问女施主:“你解释一下,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到底做了什么?”

女施主看着自己的丈夫,强行压抑着自己恐慌的情绪。这时候,摆在女施主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和丈夫坦白自己的行为,诚心诚意地悔悟自己的过错;另一条是坚决不承认。

女施主在心中掂量了一下,以她对丈夫的了解,如果承认了此事,恐怕这个城市中便会立即发生一起家庭暴力事件。

女施主再三思考,还是下不了承认错误的决心,于是她决定抵赖到底。

女施主对丈夫说:“你不要瞎猜,我是闲着无聊,所以挖了一个洞,其实什么都没有做。”

丈夫听了妻子的解释,虽然心里也想相信她的话,可是妻子撒的谎实在是不太高明,哪怕是小朋友也不会相信的。

于是丈夫发怒了,他对妻子说:“你既然说自己没有说谎,那么我们一起去树神面前发誓!”

原来,在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灵验的神明,也就是女施主丈夫所说的树神。这个树神并不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神明,它最灵验的地方就是有种测谎功能--如果有人在树神面前撒谎的话,将会遭受到严厉的惩罚,大体就是从天而降一道闪电,说谎者不死也会重伤。

女施主听到丈夫的要求,忽然呆住了,她感到很绝望。她的面前依然是两条路:一条是选择坦白,然后被丈夫打死;另一条是选择去树神面前说谎,然后被树神召唤的闪电劈死。

有时候人生的无奈并非是无路可走,而是你能走的都是死路。

女施主突然想到,去树神面前发誓之前,需要斋戒七日,这样可以多赢得一些时间。

于是女施主对丈夫说:“那么我们就一起去树神面前发誓吧。”

第二天,女施主的丈夫进入了斋房去斋戒了,女施主坐立不安,她给情人写了一封信,托婢女送了出去。

第七天很快便到了,女施主的丈夫斋戒完毕,便和妻子一起去树神处。

走到集市的时候,两人忽然发现前方一片混乱,有一个人头发凌乱,见到人便冲上去拉扯一番。

女施主的丈夫见到这样的场景,赶快把女施主拉到一边,想避开这个精神状态可能有问题的人。

女施主的丈夫并不知道这个疯疯癫癫的人就是女施主的情人假扮的,如果他知道,只怕早冲上前去厮打了。

女施主的情人一边发狂,一边往女施主和她丈夫身边靠过去。

快要接近女施主和丈夫的时候,女施主的情人忽然冲到他们两人身边,伸手抱住女施主,女施主吓得大叫,而她的丈夫赶快把女施主的情人拉开。

女施主的情人一边傻笑一边跑开了。

女施主看着自己的丈夫,忽然发怒起来,她说:“你怎么搞的,怎么不早拉住他,害我难堪死了!”

女施主的丈夫只好安慰妻子说:“刚才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不过也没有什么关系,不就是一个疯子吗?”

女施主不再说话,跟随丈夫来到树神像前,女施主站在神像前说:“神仙作证,小女子是一个本分人,一生没有做过什么恶事,除了被刚才那个疯子抱过。”

微风从树神庙里吹过,周围安宁而祥和,没有风雨雷电,一切都说明了同一个结论,那就是女施主没有说谎。

女施主看着丈夫,丈夫羞愧地低着头说:“夫人,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请你原谅我。”

佛经也不由得感慨:这个女施主真太狡猾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