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做一个行者最舒服

禅说庄子(三)大宗师 作者:冯学成


有个禅宗公案里说,唐朝赵州老和尚的师兄,叫长沙景岑禅师。有人问他:"如何转山河国土归自己?"我们现在经常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把自己的小宇宙变成大宇宙,但是如何才能转山河大地归自己呢?那个长沙和尚就说:"你这样说不对呀,为什么不说转自己归山河大地呀?"你转山河大地归自己是侵略,是霸占,是小我的膨胀,对不对?要把别人的东西拿到自己这里来。如果你占有别人的,别人就会反抗,别人就不听你的,如果你是奉献的,你把自己奉献出去就没有障碍了,谁都欢喜。同样的,目的是一个,把自己的小宇宙变成大宇宙,把小我变成大我,山河大地和我打成一片,但是你方法错了,你是霸占型的,侵略型的,那么障碍就很多。从小我、自私出发不行,如果你从奉献出发,是大公无私的,大家都接受,就没有障碍。

所以一念之差,就可以看出有道无道,能不能得道。如果我把自己奉献出去了,我立即就与佛菩萨同在,与大道同在,这是很要命的一个问题呀!但是很多修行人,往往都是从自己出发。唉呀!我今天要闭关了,我要参禅了,我要悟道了,都是从我出发,把这个我放不下。真正把我一放下,马上就见道,马上就得道,他就自然与真如相应、与菩提相应,不隔分毫。

我讲《通书》时主要讲这个"通"字,庄子也讲"通",上次讲《齐物论》时也讲了"通"。通是什么呢?通就是无碍。佛教《华严经》里讲"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没有障碍,为什么没有障碍?因为他通达无碍,通就是无碍,像开车一样的,塞车你就动不了,如果没有堵车,没有红绿灯,我们就可以开得很顺畅。通就没有障碍,凭什么你能没有障碍,就是公,"公生明",真正的智慧是从大公中产生的,大公以后,你的心胸半径是无限的。如果从私心出发,你智慧的半径就是有限的,因为你不停在算计啊,唉呀!我这一百万该怎么投资?对不起,一有这个念头,你的智慧就在这一百万之内了;如果动一千万的念头,你的智慧就在这一千万之内;如果你胸怀天下,那么你的智慧就是全天下。只有"公"的人,他才有真正的智慧,只有"无我"的人,才有真正的智慧,所以我们要谈智慧。这个智慧,当然不是一般人的狭慧,世间法的一些智慧,在这里是不管用的,那些都是一些经验,是一些小聪明,用《齐物论》的话来说,就是"大知闲闲,小知间间",那是不一样的。

"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勤行就是一个人的本分,一个人的道德,就凭这个道德就能达到目标,并不是他什么都会。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一个道人,必须要"勤行"。我也经常给一些出家人讲,他们常感叹自己没名,没有地位,我说那个很简单,你们要能在成都市天府广场旁边那个大树上坐上一个礼拜,不吃不喝,不要大小便,美元就把你们全部淹死了,还需要你去开坛讲法吗?不需要嘛!还需要你们去干这样、那样的事吗?不需要嘛!像鸟巢禅师一样,在树上能坐上一个礼拜,最好是一个月,媒体的长枪短炮就会天天来轰炸你,一下就出名了,供养就来了。但是就算政府允许你这样干,谁又有这个本事?在山里,我们的出家师父能够在树上住上一个月,比你闭关三年甚至十年效果还大。

千万不要当大师,千万不要去当善知识,被人家尊为上师,尊为善知识,那样你也就基本上死了一半了。但是你作为一个行者,就会很舒服,孙行者、武行者,大家都喜欢嘛。一旦你成为唐僧了,那就看起来都让人觉得不安逸。所以"有足者",就是鼓励我们在实践上,如实地去下功夫,去努力,只有这个样子,你才能"至于丘",达到德的巅峰。说食数宝一类的人,是不行的。

"而真人以为勤行者也",人们看到那些真人,觉得他们苦修、苦行,孜孜不倦,自强不息,种种的帽子、花环都给他们身上戴起。其实,真正的行者,真正的道人,他哪是这个样子的呢?他体道就一切现成,不需要他去加,不需要他去减,不需要他去修,不需要他去为……但是,外人看到他,觉得他好像在进德修业,孜孜不倦的样子。实际上真正到了这个份儿上的人,他以知为时,都是不得已顺而行之,并不是外面认为的勤行者。

真正的勤行者,我们还是用《坛经》里面的话来说,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是得不到衣钵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把衣钵拿到了。所以这个《坛经》呢,也可以拿来作《庄子》的注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