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节:第四章 达尔罕亲王(7)

青旗:嘎达梅林 作者:郭雪波


两天后,达王一行到达奉天。

首次相见的张大帅格外热情,亲自设宴招待达王。并派出已升任侍从副官的王相林专门负责接待他们和各旗王爷,规格高级豪华,灯红酒绿,一派其乐融融的气氛。

联席会议开了七天。也醉了七天,游乐了七天。

自清末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后,民初继续扩展这一政策,到1919年时,内蒙古绝大部分牧地都已变成耕田。卓索图盟全部、归化土默特绝大部、察哈尔及伊克照盟的一部分、哲里木盟的多半尤其设郡县的东半部,农业占绝对优势地位。这种开放荒地,改牧业为农耕为主的做法,对社会发展究竟有多大好处,有待历史验证,因为世界上仍有很多先进的现代化牧业国家。但清末民初这种完全无视内蒙古草地是否适合农耕、发展农业是否条件成熟、广大牧民无处放牧、生计遭受空前危机等等状况,一心只为增加国库收入以偿付外国赔款(八国联军之债),而盲目下令全面招垦放荒,这给内蒙古草原和广大牧民带来了深重苦难。由此蒙古部落与清廷三百年的和平共处,因清廷出卖蒙古草地而彻底瓦解了,而且随着民国军阀疯狂开荒,部落与政府矛盾日益尖锐。美好的日子,已成往事。蒙古人自清初察哈尔部亲王布尔尼和准噶尔部葛尔丹抗清失败后,二百多年基本放弃了武装反抗。但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自鸦片战争以后,清廷腐朽本质彻底暴露,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贪污腐化,欺骗百姓,国库空虚,财政枯竭,对蒙古草地过分的勒索和往草原转移内地矛盾等等,这些都招致了蒙古民族不间断地强烈反抗。

在大学者余伯彦(余元盦)所著《内蒙古历史概要》①里,比较详细记录了这些历史事件:

1861年,卓斯图盟喀拉沁右翼旗牧民白凌阿、弥勒僧格等,因官差税赋过重而聚众结盟,起义抗清,攻进义州、昌图厅、朝阳及建昌等地,所到之处蒙古人民多予支援。清廷派兵镇压,起义民众逃至阿鲁科尔沁旗,至1868年才被弹压。

1862年,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人士绰金太、那木萨赉等组织老人会,反对沉重官差,聚蒙汉群众数千名,要求清廷减轻差钱,官府派兵镇压捉拿,激起群众反抗,遭残酷杀戮。后由绰金太亲去投案,才使百姓免遭更多地屠杀。

1866年,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台吉托克托虎引导汉蒙人民三百余人举行起义,清廷派军镇压,托克托虎被捕,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1866年,伊克照盟鄂尔多斯蒙古民众为要求减轻差役赋税,自动组织起来,曾于1858年和1866年在鄂托克旗发动了“多归轮”(“独贵龙”)起义。“多归轮”是蒙古语环形的意思,后演化为“组”。起源是这样:各旗牧民起义反对蒙古王公及清廷时,聚集在预定地点,环坐地上,讨论旗内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消除苛政等等。开会时不是举手通过决议,而是由每一个参加者用口头表示“是”或“否”。决议通过后,在纸上签名成环形,表示参加者一律平等。然后他们持签名决议,结队向王公和清廷官府提出要求。参加游行示威的,自三百人扩至八百人等。“多归轮”起义运动席卷了内蒙古许多盟旗。乌勒吉?扎尔噶勒(1866—1929,又名锡尼喇嘛),是领导“多归轮”起义运动的杰出人物之一。“多归轮”运动在他的领导下,不只带着反清的性质,而且也带着反封建的特色。

1870年,卓索图盟土默特旗箭丁常明等,因该旗科派太重,乃聚众结会,领导旗民起义,反对苛税,不受比丁,并夺取该旗地租,殴伤该旗

官吏。

1890年,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人巴拉楚克,领导矿工举行抗清起义。

1901年,哲里木盟科右中旗发生了反对本旗封建主的大规模人民起义。该旗“札萨克”图什业图亲王色旺诺尔布桑保,兼任哲盟盟长,生活奢侈,荒淫无度,搜刮剥削旗下百姓,常“鞭笞人至死,或缚羁暗室瘦死以为快”(《东三省政界?蒙旗篇》)。当时邻旗境内马贼蜂拥而起,该亲王为自身安全命该旗梅林台吉额勒德尼?瓦奇尔率壮丁百余名昼夜守护王府,不让他们回家,也不顾众丁家人死亡与否,于是众人举额梅林为领袖起义。亲王与五名随从逃出王府,准备到热河都统处请兵镇压,行至莫勒根庙被起义壮丁追上,众多百姓闻讯而至,把亲王围在庙内,亲王畏罪自缢。清廷急调兵镇压。

1902年至1908年,鄂尔多斯发生多起“多归轮”运动。牧民因开荒而起义,清廷派山西兵镇压,将反对开垦的准噶尔旗台吉丹丕尔一家五口活活烧死,并将丹丕尔逮捕正法。但蒙古牧民并没有就此屈服,斗争更加激烈,迫使清廷革职乱垦的垦务官员贻谷,暂时停止垦务。

1905年,哲里木盟扎赉特旗人绰克赉为首反对开垦,领导蒙古牧民三四百人举行起义,枪毙该旗蒙荒局总理哈彭戈梅林,占据多奈站、多列庙等荒地阻止开垦,杀死陈姓汉商,没收其货物。1908年被奉天省派军镇压,绰克达赉逃走。

1906年,卓索图盟土默特旗人白音达赉领导牧民起义,趁日俄战争在东三省爆发之际,他攻占法库门劫取俄军大量枪支弹药,声势大振。接着攻占洮南、靖安,并向四下攻掠清州县,追逐商贾、地方官吏,纵深两千余里。1907年6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当时的手下统领张作霖率马步兵十营往讨,白音达赉率众径郭尔罗斯前旗,至洮南府丰泉镇,与另一支蒙古起义军领袖陶格陶会合,声势大振。白音达赉军队所过之处,蒙民皆予以支持援助。徐世昌复调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兵力围剿,白音达赉和陶格陶奔逃索伦山。1908年,张作霖率军入索伦山搜索,白与陶战败,奔巴林旗,又奔乌珠穆沁旗的兴安山岭。张作霖率军追击,陶克陶带自己人马回奔索伦山,白音达赉突围至乌兰套山,张作霖军入山搜捕。1908年7月终于擒杀白音达赉,这次规模浩大的起义就这么被镇压下去。

陶格陶(或陶克陶胡、陶什陶),为哲盟郭尔罗斯前旗台吉,因蒙古王公勾结清朝官吏盗卖蒙古人民草地,遂于1906年聚众起义,率领蒙古人民对清廷和蒙古王公展开武装斗争,屡败清军。1907年,陶格陶与白音达赉会合共同作战,1908年因白的军队军纪涣散败坏,常掠夺无辜百姓商人,便与他分道扬镳。陶格陶回到索伦山,继续对清军进行游击战。1910年陶格陶在清军的追击下离开索伦山逃入外蒙古车臣汗部,后成为蒙古国一位将军。

1911年辛亥革命终于推翻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同年12月外蒙古宣布独立。1912年,呼伦贝尔盟巴尔虎旗人民反清起义,成立自治政府。这对内蒙古其他地区产生了极大反响,纷纷要求自治和民主解放,但均遭到袁世凯总统拒绝。并将热河、绥远、察哈尔改为特别区,委派督统统治三区。科右前旗札萨克郡王乌泰,当袁世凯拒绝内蒙古自治时,便宣布自己旗为“独立”,1912年8月举兵进攻洮南府,占领镇东及靖安二县。科右后旗亦起兵响应乌泰。袁世凯闻讯震怒,立即调派军队镇压,乌泰最后率属下二万民众逃入索伦山中。此后,东西扎鲁特旗也爆发起义,占领开鲁城,逐官吏和杀死扎旗王爷和其福晋,袁世凯又急调东三省及热河军队镇压,屠杀了无数起义民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