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钻石项链》第一章 乔奈尔·麦克莱恩:开启梦想的人(2)

钻石项链 作者:(美)贾维斯


种字眼听上去有些卖弄,乔奈尔不喜欢卖弄。她又重新估量了一下这条项链,其实一点儿也没炫耀。上面的钻石虽然很小,刚好符合她5英尺2英寸的身架,但围绕在脖颈上,它们清晰可见,给人感觉价值非凡,非常压身。吸引眼球的是钻石耀眼的光辉。她从没见过如此闪亮的钻石。

乔奈尔犹豫着,不愿意把它摘下来。又欣赏了一会儿之后,她把它放回柜台,并感谢了店员的服务。

在接下来的三个礼拜里,乔奈尔总是想起那条钻石项链,对此,她自己都感到惊讶。她和八十六岁的母亲又一次来到购物广场时,发现那条项链还在橱窗里。“妈妈,我想给你看样东西。”她一边说,一边兴奋地带着母亲走进商店,就像七岁那年去买第一个芭比娃娃的神情一样。“妈,戴上看看。”当她扣上挂钩时,母亲看着它,微微觑起眼睛。“真漂亮。”她小声说。乔奈尔的母亲是个识货的人,她的赞赏告诉乔奈尔,这设计经典永恒。

乔奈尔的目光离开了母亲脖颈上那些耀眼的钻石,她瞥了一眼价签:22000美金。柜台上,商店的促销广告说所有展示的珠宝都有折扣。

乔奈尔记得,三十岁时,自己感觉需要缓冲一下。那时,她在圣克鲁斯做语言治疗师,身心疲惫,又厌倦了交往很长时间的男朋友。她去了纽约,和最好的朋友同住,那是她在南加州大学大四时的同窗。乔奈尔亲眼看见她的室友用巴黎水洗脸。她看着人家把自己裹在一件猞猁大衣里。那时乔奈尔才开始掂量,自己能有多大机会享受这样的奢侈品。希望渺茫,甚至为零。这样的现实唤起的并不是妒忌,而是好奇:为什么个人奢侈这么难以接近呢?六个月后,乔奈尔离开了纽约,回到家乡加利福尼亚,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现在,它又一次赫然显现。

为什么 她琢磨着 我们能肩并肩地站在艺术博物馆里欣赏华丽的名作?为什么我们能一起在国家公园里叹赏壮丽的景观?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共同的方式来分享个人奢侈呢?

于是,一个想法诞生了:“如果我跟其他的女士们一起买,就能穿戴一件奢侈品了。”她想,“没有一个女人一直需要一条15克拉的钻石项链。可是,” 这时她停顿了一下,心里涌现出一个结论 “难道时不时地拥有一下还不够快乐吗?”

“我自己不能花费22000美金,但我能出1000 1000美金对于我大多数的朋友来说不算出格 如果我能说服十一位女士跟我一起买,一共就能出到12000块美金 它已经降了15000块,为什么不能再降10000块呢?”

乔奈尔开始给朋友和同事们打电话。她跟一同散步的伙伴和投资俱乐部的朋友们说这件事,还有那些在研讨会、朋友聚会、慈善活动中遇到的女士们。大部分她接触到的女性都表示不会参与。没钱,没时间,对钻石没兴趣。反响接二连三地袭来:“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注定要失败。人们会为了争夺它而争吵不休。”“买钻石是为了什么?”“我在珠宝市场能得到更好的优惠。”“你永远也无法让十二个女人相处融洽。”“如果我要花上1000美金,那我希望这东西只属于我自己。”

甚至连母亲都打击她:“这样你会失去朋友的。”

有些意见搅得乔奈尔心神不定,让她开始自我怀疑;有些激起了她的争辩;还有些她不愿理会。但是,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目标。她又返回去跟那些已经说“不”的人商量,不断找新的人选询问。两个月的时间,她找到了七个人。够接近了,她决定去买了。到收到信用卡账单时,她要找齐剩下的人。

周六促销那天,范·甘迪的三代先生们都在店里:八十岁高龄的肯特·范·甘迪,1957年创业经营这份生意,现在退休了;他的儿子,五十四岁的汤姆·范·甘迪,从父亲手中接管了生意;还有他的孙子,西恩,二十九岁,目前掌管着商店。

汤姆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天,西恩也是。这些女人跟以往范·甘迪遇到的不太一样。西恩说,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