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陆九渊(2)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 作者:张在军


陆九渊的教育方法论反映了他心学的理论特色。

1存养、剥落、减担。这是陆九渊道德教育与修养的理论。他认为学修养之道路,“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存善、剥落、减担是反省内求的方法。存养,即“自存本心”。认为“存养”的方法抓住了德育的根本,是一种提纲挈领的“简易功夫”。他还主“行”的思想,认为存养应从日常做起。剥落,即解除“心蔽”。他说:“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间害”,“人心有病,须是剥落”。陆九渊所指的剥落,主要是指格除物欲,恢复本心固有的清明。陆九渊还认为,剥落是需要借助师友的启发帮助的。减担,即减轻负担。陆九渊认为“心蔽”有两种:“愚不肖者之蔽在于物欲,贤者智者之蔽在于意见”。意见特指那些偏颇无益的教条与成见。减担,就是除去有害的知识对本心的蒙蔽,减轻无用的知识对精神的压力。

2整体明了。陆九渊认为,本心是一个具有根源性的精神实体,是万物的本源,因而对本源的认识就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不断积累,而是通过直觉或“灵识”从整体上去体认。他说:“人这为学甚难……非灵识,此理如何解得。”灵识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除弊自省,突然会“是非取舍,盖有隐然而遁,判然而明,决然而无疑者矣”。这既有些神秘色彩,也有些类似于心理学的灵感、顿悟和完形思维,是颇有研究价值的。他反对朱熹的“博而后约”,即先博览群书,然后抽象出简约的一般性结论的读书方法,即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而是主张“约而后博”,即先认识本心这个一般性、概括性的宇宙法则,然后再推而广之,体认个别的事事物物,即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方法。从而达到“理皆是,一明皆明”的认识目标。

3优游读书。陆九渊是不重视圣贤之书的。他认为圣贤与我同心,只是“先得我心”而已。只要“切己自反”,六经皆在我心中,因而说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苟本知,六经皆我注脚”的震世之言。

但他并不一概反对读书,说: “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认为自己读书“只是比他人读得别此子”。所谓“别此子”,一是不同于朱熹“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的读死书。认为只要心正,“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

二是读书不能只从字面上解文义,而应血脉上求精髓。他说:“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所谓读书,须当明物理,揣事情,论事势。且如看史,须看他所以成,所以败,所以是,所以非处”。三是读书不可贪多求快,而应精熟为贵。他认为,“若如此读得三五卷,胜三万卷”。四是读书不必穷索,而应以优游涵泳,久自得力。他说:“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还说:“学者不可用心太紧,深山不宝,无心于宝者得之。”这种优游读书,自然而化的学习主张是很有道理的。

1深思置疑。深思置疑是陆九渊优游读书思想的深入。陆九渊指出,思考的方法,要切近自然,即联系自身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反复思考,借助已知而解不知。他认为思起于疑,说“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又说:“疑而后释,屯疑之极,必有汲汲遑遑,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就是说困顿疑惑到了极点,就会引起刻苦的思考,直至疑释顿解,增长知识。

2注重心教。陆九渊认为心教是教学的根本。他说:“某平时未尝立学规,但常就本上理会,有本自然有末……今即于本上有所知,可略略地顺风吹火,随时建立。”心教的方法,一是知心识病,即了解人的心理状况或思想毛病。陆九渊就善于洞悉学生心中的隐情,能帮人剖析其心理状况,根据人的某些心理特点而推知其全部的为人。知心识病是提高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二是情绪感染,即教学要“从肝肺中流出”,要“就血脉上感移”,从而达到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的教学目的。他说:“吾与人言多就血脉上感移他,故人之听之者易,非若法令者这为也”,这种心教的魅力很大,他不立学规,学生便能仪容庄重,相观而化,这就是心教的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