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恰似春梦(7)

革命与生意 作者:吴比


正因如此,财富的增长未给伍秉鉴带来任何安全感。他捐资买来三品顶戴,尽管只逢生日偶尔戴戴,却从不戴出公众场合。而盛宣怀平生最大心愿,除去“办大事”,更要“做高官”。精明的两人,或许早已将波谲云诡的现实看得明明白白。

对于凡夫俗子,世间一切,皆是背景。

在普通人看来,某个人的荣衰浮沉常常只是一种虚幻,轰轰烈烈的运动也更像是出闹剧。安稳的日子,有吃有穿,或许才是小人物们最大的心愿。可是,王朝积贫积弱之势已然定局,且积重难返。除去令人窒息的被轻视感,人们颠三倒四,难得的理想声音孤独而微弱。

1911年春天,18岁的毛泽东把他描绘的未来中国政治蓝图,贴在长沙一所学校的墙上--总统孙中山,首相康有为,外交部长梁启超。

青年毛泽东风华正茂,他理想的新政格局核心所囊括的三人,无一不是当时中国最具表现力与想象力的政治精英。不过,毛泽东并不知道,他心目中首相的最佳人选早已弃政从商,或者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直以来,聪明的康有为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康有为是以维新改良派领袖的面孔出现在公众的眼前:他心怀民族大义,胸燃救国烈火,世人皆称“圣人”。事实上,康有为更是位天赋极佳的商人。本书第六章将会更详细地讲述康本人那叹为观止的经商“才能”。

还在1898年秋冬交际,康有为以“保皇会”名义,向港澳华人、北美和大洋洲华侨出售股票、创办书局。仅仅两年时间,康有为分得“红利上万银元”据《南方周末·名人康有为的经济生活》一文,当时一块银元的购买力约合今人民币70多元。。而几乎就在书局创办同一时间,百日维新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洒街头。

1902年,康有为率领着保皇党,成立了一个暧昧不清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他周游世界各国,到华人聚居地游说,募集钱财。因为曾经领导“戊戌变法”之经历,康有为俨然为亿万华人精神依托的民族领袖。大批海外华人辛苦攒积的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无偿投向康有为的“公司账户”。在充裕的资金保障下,保皇党“全党经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扒分赚钱,从投资巨大的地产金融到小本经营的酒楼饭店,涉足领域五花八门。

1906年,康有为到访墨西哥,受到当地华人隆重接待。视察了华人商业后,他对托雷翁城发生特殊兴趣。当年,托雷翁城正筹款修建有轨电车。康有为利用华侨捐款,购置电车经过处地产。后来地价上扬数倍,他净赚10多万银元,约合今日100万美金。尔后,康有为决定在墨西哥建立银行。尽管投资房地产获利颇丰,新设银行资金还是主要融集自墨西哥各地华商。这是一笔漂亮的买卖。康有为亲自指派黄宽焯为行长、黄日初任地产销售经理,从事房地产投资和有轨电车营运,积蓄了可观的收益。

到了1911年,康有为赚得钵满盆满。康家公馆有山有水,植株1200多棵,买自日本的樱花足有400棵,还有罕见的观赏动物,康有为(1858-1927)

池塘常年游弋500尾大金鱼。康家成员庞杂,5位妻妾和6个未婚子女,日常侍候仆役40余人。光两个看门的印度人,每月就是一笔不小开销。人来人往的寄居门生故旧,少则10人,多则30人,康有为一概款待如宾,这是模仿战国孟尝君古风,名曰“养士”。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记载:

康的生活算得上“钟鸣鼎食”。宾主成群,光消耗上白大米,平均每四天要吃掉176斤。每天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多用汽车运输,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元以上。

男妇雇员每人月薪平均12银元,共计每月支付工资500银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