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单元 善良如诗(5)

小学生经典阅读:五年级(上) 作者:方东方


读点·点睛

一群人身陷绝境,人性的恶的因子发挥作用,便很容易引起内讧甚至流血,乃至造成全部毁灭。所以说绝境最能考验人。而在本文中的绝境里,却有着最大的善念在闪光。

最完美的礼物

澜涛

2001年5月,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考古学家泰勒教授和其他4个人从埃及境内的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锡瓦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200英里,对萨佛拉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考察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分骑五峰骆驼前往萨佛拉沙漠。出发前,他们带上了足够的食品和六塑料桶水。为了方便路途中用水,泰勒还带上了一只羊皮水囊,这只水囊一次能灌入15公斤水,为防万一,泰勒还带上了一支手枪。

三天的跋涉后,考察队到达了目的地,又经过两天的考察,考察队踏上了归程。

5月11日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刚才的晴空万里顷刻间灰暗阴沉,五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沙暴!”泰勒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将近40分钟,这期间天空中雷声隆隆,风力足有十级,却没有落下一滴雨。沙暴的呼啸声渐渐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逐渐出现了亮点,接着呈现出橘红色,几分钟后,尘埃落定、风停日出,沙漠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和燥热,就像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骆驼呢?”有人惊叫着! 人们这才注意到,因为刚才只顾躲避沙暴,没顾得上照看骆驼,骆驼在沙暴肆虐时惊逃掉了,不见踪影,并驮走了食品和水。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捡到了一箱饼干、几袋牛肉松和一些鞍子和行李。

在浩如烟海的沙漠里,可以三天不吃东西,但不能一天不喝水。而失去骆驼的考察队,已经难以按照预期返回起点。队员们被绝望啃噬着。突然,向导在一块突兀的石块前发现了那只羊皮水囊。显然,这是骆驼在沙暴中奔跑时被这块石头绊倒过,水囊落到了地上。极度干渴的吉森抢先冲上前去抱起水囊,迫不及待地就要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水囊:“这是我找到的,凭什么你先喝?”“水是大家的,你……”吉森毫不示弱地和向导争抢起来,其他人随后也都加入到了争抢之中……“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平时和蔼可亲的泰勒突然拔出手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我保证,只要大家服从我的指挥,我们就能活着走出沙漠。”

泰勒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宣布道:“从今天开始,我每次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每个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吉森怒不可遏地问道:“为什么一次只给一杯水? 你是存心要把我们渴死。”麦克斯也咄咄逼人地问:“教授,你也只喝两口水吗?”

泰勒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杯子最先递到了向导手中,向导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句“感谢真主”后,极其慎重地喝了第一口水,然后足足停了20秒钟后,才喝第二口,那样子宛如在品尝世界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吉森了,他毫不客气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泰勒手中,他只轻轻地抿了一口水,然后将杯中剩下的一点水倒回水囊中。

沙漠里的气温陡然升高到50摄氏度以上,太阳像一顶烧得发烫的钢盔扣在大家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要融化了,焦渴很快又啃噬起每个人。吉森忍不住叫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在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喝吧!”泰勒似乎没有听到,没有任何反应,没有停下沉重的脚步,只是悄悄地握紧了手枪。

突然,走在前面的吉森猛地向泰勒冲过来,要抢夺水囊。“砰”,随着枪响,子弹射在了吉森脚前的沙地上,吉森怔住了,他没有想到泰勒真的会开枪。

泰勒将枪口对准了吉森的胸口,吉森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夜晚来临了,温度很快就降到10摄氏度以下。由于骆驼带走了帐篷,大家只能蜷缩在睡袋里过夜。泰勒守着水囊,一夜没有合眼。

拂晓,队伍又开始了跋涉。

第三天下午,队伍突然遇到两个附近一座磁铁矿的守矿工人。两天前的那场沙暴卷走了他们的帐篷和全部生活用品,他们靠着一袋椰枣和舔取对方汗渍坚持了两天,过度的缺水已经使他们接近虚脱,两个人的舌头都肿了,呼吸极其困难,只有水才能够挽救他们的生命。可是,水囊中的水已经不多了。

水已经成为支撑生命、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挽救两个人,就要增加两个人分享重如生命的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只水囊和泰勒身上。生死相对,善爱与卑私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终于,泰勒解下水囊,准备救这两个素不相识的矿工。早已经被干渴折磨得要发疯的吉森忍不住了,用嘶哑的声音喊叫道:“不许倒水!”其他人也都叫喊着,不让泰勒倒水。

“谁敢上来!”泰勒举起了枪……两个矿工得救了,指出了考察队走错了方向。这意味着,更长的路需要坚持下去,更大的艰难等待着面对。

一连三天,因为每次都只喝一小口水,泰勒已经感觉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开始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人们都醒来的时候,泰勒已经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泰勒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今天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泰勒每次喝水比谁都少有目共睹。

下午,考察队发现了一块颇似宝塔的岩石,向导惊叫起来:“我们快到锡瓦城了!”一直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吉森回头朝走在队伍最后的泰勒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回到锡瓦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吧?”的确,一行人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泰勒却没有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就要摔倒,吉森跑过去扶住了泰勒。泰勒将手枪递给吉森,声音颤抖着叮嘱着他:“你接替我……负责……水囊……”泰勒又低声对吉森说了什么后,就晕倒在吉森的怀里。

有人提议给泰勒喝口水。吉森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泰勒继续赶路,自己提着手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吉森毫不犹豫地说道:“还不到时候。”此后,吉森一直拒绝着人们提出的喝水请求,执著地守护着泰勒的委托。

5月16日中午,考察队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顶着烈日回到了锡瓦城。直到这个时候,吉森也没有再让大家喝过一口水。有人抱怨吉森比教授更苛刻,更没有人道。吉森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打开了水囊的盖子,将水囊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是因为泰勒悄悄地装进了一些沙子。

支撑一个人穿越生死的可以只是一种精神,支撑一个人跋涉艰难绝境、咬定求生的,也可以是一种精神,那就是燃烧着的生的希望,而泰勒的精神却只是一个字———爱。

2002年的圣诞节,这些死里逃生的人们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过的最好的礼物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那次历险,继而不约而同地说着同一句话:

“泰勒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佳句品读佳句: 泰勒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品读: 这是一句简短的人物语言。面对众议纷然的局面,泰勒的平静在于他的问心无愧,人物的高洁情操使这句话在全文中像宝石一样发出熠熠光辉。一句话成为佳句,不在于它的词藻有多美,而在于它对于表现人物和表达中心有多大的作用。

赏析感悟这是一个身陷绝境而奋起自救并且救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到最为绝望的时刻,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同时,更讴歌了泰勒的献身精神。他这种献身精神完全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爱。“爱”拯救了人的生命,也拯救了人的精神,所以吉森才会接过接力棒,继续泰勒的“爱的使命”。文章运用了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特级教师孟繁英推荐评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