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单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3)

小学生经典阅读:五年级(下) 作者:方东方


读点·点睛

人人一张脸, 有的人脸好看, 有的人脸难看, 但好看的脸未必能得人喜欢, 难看的脸也能让人心生欣悦, 这是什么原因呢?

脸谱

梁实秋

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冶、“碎脸冶、“三块瓦冶之类, 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谓观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恶、俗冶之类。

我要谈的脸谱, 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旧戏脸谱和麻衣相法的脸谱, 乃是一些聪明人从无数活人脸中归纳出来的几个类型公式, 都是第二手的资料, 可以不管。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冶, 那意思承认人面不同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人类创造者技巧的神奇, 差不多的五官七窍, 但是部位配合,变化无穷, 比七巧板复杂多了。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冶、“标准化冶的人, 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 恐怕也无法训练改造, 只好由它自然发展!

假使每一个人的脸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 一律浓眉大眼, 一律虎额龙准, 在排起队来检阅的时候固然甚为壮观整齐, 但不便之处必定太多, 那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验说, 人的脸分为两种, 一种是令人愉快的, 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 健康的, 活泼的脸, 都是令人愉快的, 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人不愉快的脸, 心里有一点或很多不痛快的事, 很自然地把脸拉长一尺, 或是罩上一层阴霾, 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霾。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 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 嘴角上挂出一颗微笑, 自己费力不多, 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 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 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 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 除了给“婴儿药片冶作商标之外, 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 如果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 这张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 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y佗n ch侃) 无关。丑一点黑一点, 下巴长一点, 鼻梁塌一点, 都没有关系, 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 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 不但是光, 还有热, 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 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 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做石膏像来看待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早起出门, 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 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 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 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 她自己另造一张冶。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 也有“卷帘冶一格, 外面摆着一副面孔, 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 另露出一副面孔。“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冶那不是寓言。识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属道貌岸然, 或是面部无表情, 像一张白纸似的, 使你无从观色, 莫测高深; 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 脸拉得驴般长, 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 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 驴脸得立刻缩短, 再往瘪里一缩, 马上变成柿饼脸, 堆起笑容, 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 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 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 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 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不要以为脸是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的受之父母, 自己负不得责。不, 在相当范围内, 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 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 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w侔) 丹, 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 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 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 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脸是到处都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脸, 作讣闻纸色, 眼睛肿得桃儿似的, 固然难看。一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 如稻草人, 如丧家犬, 脸上作黄蜡色, 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 又像是要到牢狱里去, 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 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人, 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 身穿着一件平价布, 一脸的愁苦, 没有一丝的笑容, 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不愉快的, 因为只是消极得令人心里堵得慌, 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 或改善一些环境, 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 偏偏带着一般肃杀之气, 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 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 嘴撇得瓢儿似的, 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 黑眼球不知翻到哪里去了, 脖梗子发硬, 脑壳朝天, 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 我就觉到惶惑: 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 或是接连着腹泻了三天, 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 否则何以乖戾至此, 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作者介绍梁实秋(1903—1987),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创作。

佳句品读佳句: 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 也有“卷帘冶一格, 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 另露出一副面孔。

品读: 把脸比成“卷帘冶, 这比喻本身就够新奇、有趣, 让人情不自禁想撩开帘子, 看看底下究竟藏着一副怎样的脸, 从而更有兴致把文章读下去。

好的句子就是这样能够引发人的好奇心。

赏析感悟父母给的容貌是天生的, 但神情气色却是后天自己一点一滴积累上去的。

一个人越长越大, 对于自己容貌就要负起责任来。文章对失意、贫穷等原因造成的苦相脸寄予深刻的同情, 却对那种帘子脸和带有肃杀之气的脸加以尖刻讽刺, 笔薄如刀, 使人读之悚然心惊。梁实秋学贯中西, 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修养, 且在写法上, 虽以议论为主, 但广泛运用记叙抒情手法, 所以使文章笔调优雅清丽、描写生动、巧喻联珠、情韵悠长。

(作家艾玲推荐评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