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单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4)

小学生经典阅读:五年级(下) 作者:方东方


读点·点睛

一个官迷, 削尖了脑袋, 不放过每一次钻营的机会, 结果却是每一次好运都与他失之交臂。官场如战场, 该说他屡败屡战呢, 还是说他被官场磨得失了本性?

粑耳朵

叶延滨

说起粑耳朵, 友人来京, 说他还是那样, 当办事员。几十年过去了, 还在原来的位子上, 等着退休。这让我很惊奇: “我一认识他, 他猴急着升上去, 怎么, 还没有圆满?冶“还是那样, 新领导一来, 第一个扑上去的总是他, 新领导呆腻了, 第一个腻歪的也是他。冶我笑了, 我想起他说过的话:

“新领导上任, 第一批冲上去的准是‘坏人爷, 而我是坏得不够水平的人, 因此, 也是新领导变成老领导后, 第一个进冷宫的‘老实人爷。冶我与粑耳朵在一个单位同事的时候, 我还是初出茅庐的愣小子。粑耳朵姓什么, 没有人提, 据说怕老婆怕得出了名, 得了这绰号。他也不生气, 一叫就应, 笑眯眯的一声“哎冶!

让你觉得对这样的老实人, 要欺负他, 就是罪过。有一次, 头头问我对同事的印象, 我把我对粑耳朵的看法说了。头头笑了笑, 只说了句: “他是个上进心太强的人呀!冶我没明白这是表扬还是……他在同事中算是老人手了,一正一副的头儿后面, 好像就该他了。“储君冶难当啊, 我心里想。不到三个月, 单位出事了。

副头儿因为爱舞文弄墨, 社会上有点小名声, 这一回撞上批“自由化冶,有人把我们副头儿写的文章在省报上批了一通。这在当年也算是个大事, 放到今天就没什么了, 只会让我们副头儿一举成名。批判文章登了, 据说此前我们的正头儿还到报社去了一次, 去干什么? 同事们都在猜测。粑耳朵的一个朋友从报社传出话来: “你们的头头同意发表这文章, 只是把你们单位的名字删掉了。冶放下电话, 粑耳朵他立即把这话告诉了每个人, 我看见他的两只耳朵开始发红, 然后两腮也红起来。他来回踱步, 看表, 然后说了声“我有事, 早半小时下班走了啊冶, 跑出了办公室。第二天, 上班时我们每个人的办公桌上, 都有一张昨天那份省报。粑耳朵一本正经地打开那报纸, 全神贯注地读啊, 好像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这时候, 我看见正头儿进来了, 他环视一周, 把两眼落定在打开报纸的粑耳朵身上, 嘴角透出一丝不热不冷的笑,转身走了。看见这笑, 我知道粑耳朵这一回没戏了。

新来的副头儿, 年轻气盛。粑耳朵很快就得到了新头头的好感。同事们也感到, 粑耳朵似乎把上进的希望放到了新领导的肩上。他对一把手说话时再不弯腰了, 把弯腰的动作留给新副头儿。这变化没有半年, 粑耳朵又把它变回来了。一弯一直的形体语言, 告诉我们每个人, 单位的政治风向有了新突转。正是夏天, 单位从下面调了些人来办学习班。学习班除了学习, 还有休闲度夏的意思, 所以, 大家都到郊区旅馆的学习班上学习去了。两个头头是单间, 我们都在学习期间忘情于山水。这一天, 上午学习文件, 新头儿感冒了, 没有参加。大家在山间凉亭里学文件, 有上头的精神, 有山泉丁冬,有鸟鸣蝉唱, 别有情趣。突然, 一个旅馆工作人员气喘吁吁跑到一把手眼前,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一把手站起来, 叫上粑耳朵和我们几个工作人员: “我们有点急事, 学习班其他同志继续读文章, 好了, 走吧。冶我莫名其妙地跟着一把手回到了旅社。只见头头直奔副头儿的客房, 敲门, 没有人应, 门从里边插上了。此刻, 只见粑耳朵变戏法似的端来一只方凳, 放在客房门口, 嘟起嘴, 竖起食指, 指了指门上面的玻璃顶窗。他的意思是让一把手爬上去看。

他这一指头, 让一把手气得扭头就走, 甩下一句: “你端来的凳子, 你就坐在上面守着他出来!冶说话时, 他的嘴角又透出那丝不热不冷的笑来。后来, 粑耳朵坐在那凳子上没有? 新头儿和一个女学员怎么走出房间的? 都不清楚。

但我清楚, 粑耳朵这一回又没戏了! 他怎么想起去端一只方凳呢?

粑耳朵其实也是个老实人。如果第一回不急着掏钱给每个同事发一份报纸, 如果第二回没有去端那只凳子, 他上进的愿望也许就实现了。他只是上进心切罢了。一心切, 就在关键的时候憋出点小错。唉, 小错不小, 误大事也。

……友人想给我讲, 在我离开这个单位后, 粑耳朵的故事。我摇摇头:

“别讲了, 回去见他, 就说, 我还念着他。他不是个坏人, 没能上进, 就够难为他了。冶此刻, 我心里还替他惋惜, 他怎么就总在最后一分钟时憋不住呢?

佳句品读佳句: 他对一把手说话时再不弯腰了, 把弯腰的动作留给新副头儿。这变化没有半年, 粑耳朵又把它变回来了。

品读: 粑耳朵“弯腰冶的动作就像风向标, 他觉得谁的前程更远大, 就把自己的腰弯向谁, 而弯过来弯过去的结果, 就是在官场上迷失了自我。这句话只是普通的陈述, 但是却能够让人读出背后的讽刺意味, 使人深感官场炎凉与辛酸。

赏析感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哲学, 粑耳朵的处世哲学就是当官, 当官, 当官,所以他就选择了一条明明不适合自己却非得要踏上去的道路, 其结果就是人情不能通达, 官也当不上, 原地踏步走, 只好委屈到退休。作者写了这样一个人物, 并非要谴责粑耳朵的不练达人情, 而是要批判官场对于人性的磨难。

文章语言含蓄, 少有议论, 讽刺意味尽在记叙事件里面。

(特级教师张化万推荐评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