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把失败当作最好的老师——跨越创新“四大雷区”(3)

创业在微软:微软亚洲工程院成长启示 作者:许凤婷


雷区二:技术至上

“一味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容易忘记了什么是用户真正所需。”

得到专业人士认可的“很牛”的技术,普通用户可能并不买账——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雷区”,但却常常被技术人员忽略。ATC在创立早期也在这上面有过“创伤”。

当时,张宏江和他的团队研究出一项“图像取向自动识别技术”,他们计划将其转化成微软媒体中心(Windows Media Center)的一项功能,具体用途是:通过计算机识别技术,帮助用户自动调整计算机里方向横竖不一的图片,从而取代手工调整。

当时,ATC判断,随着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像这样的图像自动识别转向功能将会受到用户的欢迎。这项技术应用了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在研究成功后,不仅申请了专利,还在学术界获得了好评,在实验室中做测试,准确率也已经超过90%。

然而,当ATC的工程师们认为这项技术足够成熟、把这项功能加进媒体中心进行整体测试时,问题出现了。

虽然自动调整的准确率达到90%,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仍有10%的错误率。而如果用户每次向计算机中导入上百张图片,10%的错误率就意味着有十多张图片无法被自动调整方向——这在一个普通用户看来是无法容忍的。

更让用户不能接受的是,计算机在自动调节的过程中,甚至会引起新的误差,把一些图片的方向调错。“原来是横(向)的照片,结果被自动调成了竖(向)的,这让用户觉得体验很糟糕。”张宏江说。这项功能最后没有通过终端用户测试,被ATC忍痛撤掉。而至今,Windows媒体中心仍然没有这项功能,是因为他们发现计算机识别不可能达到100%的准确率,专业用户可以理解并容忍系统出现的误差,但普通用户却难以做到。

“你不能因为手里有个榔头,就把什么都看成钉子。”回顾从这个项目中获得的教训,张宏江认为,如果无法确定做到什么程度对用户来说是足够好的,当初就根本不应该花时间来开发这个功能:“用户需要的是‘意外惊喜’,而不仅仅是‘意外’。”

从事技术工作的人特别容易犯的错误是:认为自己的技术很牛,把这种技术上的突破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应用上的突破,但事实往往背道而驰。

好在从这个“雷区”受创之后,ATC改变了自己的技术孵化流程,从原来的先看“我有什么技术”,变成了先问“用户需求是什么”。

ATC推出的电子优惠券平台“折酷”就是一个例子。折酷的开发团队先是花了很长时间了解用户使用优惠券的习惯,再研究市场上现有的折扣券,经过了若干次的修改、调整,最后再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折酷成型后,其承载的功能也超过了原来单纯为消费者服务的网络优惠券,而变成了能同时为广告商服务的网络广告平台。

如何跨越“技术至上”的“雷区”?张宏江认为:首先,要克服把“自己”当作典型用户的想法,因为技术人员只是社会中特定的一群人,其经历和大部分用户的经历有很大差距;其次,帮用户解决一个问题时,引入新的问题是用户不能接受的;最后,从开始设计到产品成型,中间要经过多次论证、调整,最终结果和开始的设想可能大相径庭,所以,不能为原来的设想和计划所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