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念篇(19)

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 作者:徐志刚


在主攻一门课的同时,其他课必须跟着老师走,主攻只能是课后完成,切不可语文课背英语,英语课做数学,数学课背古诗,那等于"自杀式学习",人一旦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将难以自拔。

成绩好的同学每门课都不错,麻烦了,找不到敌人了,"很痛苦"。 没关系,你也有事情做。

2. 超前式目标

前几年,看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主持人曲向东采访现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先生。朱先生是一位物理学家,他介绍说,他在制订试验目标时,总是要拔高些,因为太低的目标,很容易完成,不会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也不会有足够的压力。只有足够的压力,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他现在正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即在香港科技大学建设高等研究所,学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所。

"二战"时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高等研究所,很快汇集了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世界的科学研究中心很快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朱经武先生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个研究所,将世界的科学研究中心由美国转移到亚洲,继而中国,最后香港。

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创举。但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反对,认为这个目标太高,太超前,不现实。理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等研究所之所以能将世界的科学研究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基于两个条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屠杀犹太科学家,大批科学家被迫到了美国;二是那时有个爱因斯坦。而现在这两个条件没有一个具备。朱先生认为:关于第一点,现在的世界经济中心正向亚洲转移,而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关于第二点,现在没有爱因斯坦,但肯定有"0.2的爱因斯坦",这是没有疑问的,我们把五个这样的人聚集在一起,那就可以赶上一个爱因斯坦。在朱先生的努力下,香港科技大学的高等研究所终于成立了。

在学习方面,我还是要大家回顾一下孙维刚老师的话,一年半时间学完初、高中六年的数学不是没有可能的,一年半学完就是所谓的超前学习了。推而广之,只要自己有能力和兴趣,各门功课都是可以超前学习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身边这样的例子,尤其是少年大学生,他们都是超前学习的典范。《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说:"未来唯一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因而可能的超前学习是必要的。

1) 超前学习是智慧的表现

我们常听说"笨鸟先飞"这句话。其实,笨鸟不笨,先飞,这是抢跑啊,在比赛中是犯规的,但在学习上,有谁说小学生不准读初中的课本呢?我以为,超前学习就是学习中的抢跑。只有你有本事,有兴趣,那就抢吧。谁能抢得到,谁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