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法篇(1)

优等生必备的学习法则 作者:徐志刚


第二章

方法篇

得方法者得天下

达尔文(Darwin)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也说:"真正受过教育的人是那些学习过如何学习的人。"

戴维斯(Davis)研究发现,各类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提升的影响巨大,其研究成果如下表所示。

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成绩的效果图

应用

技巧 接受观念 上 课 练 习 应 用 工 作

学习技巧 0~25% 5%~100% 50%~150% 100%~300% ≤300%

阅读技巧 0~25% 5%~100% 50%~150% 100%~300% ≤300%

聆听技巧 0~50%(若搭配其他技巧则会大大增加成效)

记忆技巧 0~25% 100%~300% 300%~500% 500%~1000% ≤1000%

逻辑技巧 0~100%(若搭配其他技巧则会大大增加成效)

我们以"记忆技巧"为例,对这个表格做一个简要的解读。如果一个人学会了记忆的技巧,那么在接受某个知识的时候,可能会比没有学会技巧时快25%;上课的时候,接受起来会比没有学习技巧之前进步提高1~3倍;做练习的时候,成功的几率比没有学习技巧之前提升3~5倍;把这种知识进行应用的时候,成功的几率比没有学习技巧之前提升5~10倍;而如果在工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技巧,则比没有学习技巧之前提升工作效率近10倍。尽管我个人对这种统计数据的来源存在质疑,但是我仍然接受这一研究的思想:即学习方法的确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成效。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令你满意,可能就是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聆听技巧、记忆技巧等某一个方面或者是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身体有了毛病,可以到医院找各科室的医生,获得治疗,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好,就相当于学习方面出了毛病,但很少有人知道到哪里去治疗,老师是可以提供一些帮助的,但老师的角色相当于身体的健康教练,他教你怎么把身体练得强壮,不过不是所有的教练都是医生,不是所有的教练都会治病。

我问过不少人同样一个问题:数学老师是教数学的人吗?很多人的回答:是!但我告诉他们,这是不太确切的观念。数学老师不是教数学,而是教学生学数学。教数学,我只是教了,至于你学没学会,那就不是老师的事了,你没学会那可能是你的智力不好,学习态度不好,或者习惯不好等。所以,好的数学老师是要教你学会数学,他必须教你怎么学,也就是必须教会你为止。

什么老师是会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呢?前面提到的北京的特级教师孙维刚应该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他一个班有十几个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他就曾经说过:"我看(初、高中)六年的数学课时间太长,纵使智力平平的学生,一年半足矣。今后数学不留家庭作业,其他学科也尽量少留或不留。"听到这句话,我估计你要鼓掌叫好了。当然,能像孙老师这样的特级教师全国也没几个,所以你也别太激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只是提供帮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完、学好。

同时我也要说明,一个好的方法别人用得好,却未必适合你。学习方法林林总总。每年的中考高考状元,都要总结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所谓的状元学习法。状元们的优势不只在于智力水平,更在于他们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需要专门的学习法研究方面的"医生"来帮助你,这个"医生"可以是学习法研究方面的专家,也可以是学习法之类的书籍。

不懂得使用好的学习方法的人是很多的。西方著名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说:"大多数人不会读书。"中国作家林语堂也说:"有些人读了半世,也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都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书法。"

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野口悠纪雄在其写的《超学习法》中说:"世上采用'错误读书法'的人很多,而且他们还没注意到它是错的。如果下了苦功,成绩仍未提升,首先应该反省方法问题,从最差劲、最没有效率的读书方法中逃脱出来。"请注意,这里他使用了"逃脱"一词,很有意思,是魔窟和恶人的魔掌,才用"逃脱"的。我的理解是,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毒药一样戕害着我们,是不是说得有些恐怖了,但就是那么一回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