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孙丑 下(1)

圣王之道《孟子》 作者:张加才


卷四

公孙丑

本卷共14章。从记录的事件来说,孟子离开齐国的前前后后占了较大篇幅;从思想内容来看,主要阐述士人出仕的志向期许、独立人格、行道原则、取舍标准等。此外,还讨论了战争胜负的主因问题、国家间征伐的合法性与原则问题、待人接物问题、葬亲尽孝问题等。具体来说:第1章在天时、地利、人和中首重人和,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2章讲人君应该尊德乐义,有不召之臣;君子可以以德抗位。第3章讲取与之道必得其礼,不在多少;君子不能被收买。第4章讲当政者的政治责任。第5章讲进退去留问题的原则。第6章讲道不相合可不与之沟通。第7章讲孝必尽心,根据礼法量力而行。第8章讲齐国伐燕的事:讨伐不义者,自己必须坚持道义。第9章仍讲齐国伐燕的事:圣人亲亲,但不文过饰非;小人坚持错误以谄其上。第10章讲孟子辞官且不接受齐王筑室供养,关注的是行道而不是为利。第11章讲挽留孟子的事:只有贤者能安贤,智者能知微。第12章讲孟子辞官而不急于离开边境,是希望还有机会行志,不同于气量狭小者的做法。第13章讲孟子离开齐国后,感叹圣贤兴起有其大势,自己要有高度使命感。第14章讲孟子离开齐国而不接受俸禄,主要是无功不受禄,而事功最终取决于心志。

【原文】

[4.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①,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③,七里之郭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⑤,米粟非不多也,委⑥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⑦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⑧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① 天时:指影响战争的气候条件。地利:指有利的地理条件。

② 人和:指人心所向,拥护和团结。

③ 城:指内城。

④ 郭:指外城。

⑤ 兵:兵器。革:皮革,指铠甲。

⑥ 委:舍弃。

⑦ 域:界限。

⑧ 谿(xī):山谷,山间低凹狭长的地带。

⑨ 畔:通“叛”。

【译文】

孟子说:“占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有人和。一个内城边长三里、外城边长七里的小城,把它团团围住,发动攻击却不能取胜。既然能包围起来攻打它,在天时上一定占有有利的条件;但却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了。不是城墙不够高,不是护城河不够深,不是兵器铠甲不够锐利坚实,不是粮食不够多,但军队弃城逃走,这就是地利比不上人和了。所以说:笼络百姓不靠国家的疆界,安定国家不靠山川的险阻,威震天下不靠兵器的锐利。坚持正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多,违背正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用天下都归顺的人,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用打仗,如果打仗一定会取胜。”

【品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地利与人和,成就大事须兼顾;得道、失道与相助,正义与否是关键。

天时,是指有利于农作、攻战等的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还可以指天命、运会;地利指险阻城池之固,是战略上的有利地势、地面设施等,也可泛指环境条件、土地生产的财富等;人和,赵岐注云:得民心之所和乐也。说的是百姓心意和谐,也就是得人心。天时地利,古人多有提及,如《管子 牧民》中,就有“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库不盈。”与孟子同时的《尉缭子》中,两次完整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语,比孟子稍晚的《荀子》中,也说:“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看来,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在战国时代已逐渐形成共识。

在攻战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首重人和,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地利,险阻城池在冷兵器时代很能发挥作用。最后是天时。在今天,战争模式已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念却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成为成就大事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讨论的问题与“人和”紧密相关。能否得到更多的支持,取决于是否得“道”。“道”指的是道义、正义,狭义地讲就是孟子说的仁道、王道。孟子认为,行仁政才是得道、才能多助,极而言之就能“天下顺之”。因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表明,站在正义的一方一定能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最终赢得胜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