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学之道(5)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作者:刘成有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①,先治其国②;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⑤;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⑥;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⑦在格物⑧。

【注释】

① 古:古代,以前。泛指某一个理想的时期,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特别明确的时代。欲:欲望、抱负。明明德于天下:抱负的具体内容,也就是下文所说的“平天下”。这个抱负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在普天之下彰显、放大自己光明的德性,确立自己的榜样地位;一是要进一步使普天之下的人民都能彰显其内在的光明德性,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理想社会。

② 治其国:“治”是治理的意思,原意是琢磨玉石,使玉石内在的条理彰显出来,变成条理清晰、质洁美观的玉石珍品。“国”字不同于现在的国家概念,《大学》写作时代的用法主要还是周天子分封天下以后形成的各个“诸侯国”。所谓春秋五霸,所谓战国七雄,都是当时的一方诸侯而已,所以古代也称之为“方国”。“其”,自己的。本节下面的“其”字,均是此意。

③ 齐其家:繁体“齐”的象形字是一片麦田,后来引申为整齐、平等、和睦的意思。古代“家”的意思也不同于现在的家庭,而是指卿大夫的家,其构成与规模,仅次于诸侯国,而且还是诸侯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齐家的意思,就是使卿大夫之家里面的每一个成员平等,整个卿大夫之家和谐、有序。

④ 修其身:“修”有治理、修正使之更加美好的意思,所以叫做修养。身体的美好,并不是简单的体形健美、服饰华丽,更重要的是内在气质,所以修身主要是指修养自己的品德、建立道德人格。

⑤ 正其心:“心”是人之为人的理性判断能力,是每个人行为操守的主宰,因此内在具有善恶二重性的特征。“正”是端正的意思。个人的心,作为行为操守的主宰,往往面临着许多选择的自由,所以面临着正确选择的问题。只有“正其心”,才可以不为物欲、妄念、私情等所牵引、障蔽,保证建立理想的道德人格。

⑥ 诚其意:“意”是个人内在的意念,生心动念,各种感觉、知觉等比较初级的感性认识,都属于“意”的范畴。“诚”是一个动词,使其真实无妄的意思。因此,下文中把“诚意”解释为“毋自欺也”。

⑦ 致知:认识事物的根本规律,获得知识。致:求得、达到;历史上也有人解释为极致、全面。知:知识。

⑧ 格物:跟具体的事务发生关系,也就是实践、学习的意思。“物”是指具体的事物或事务。“格”是达到、接触的意思;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解释为“正”,仿佛“格子”一般,有固定的规范。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想要教化天下百姓,使他们都去彰明自己本身就有的光明美好品德的天子,都能够首先把自己的诸侯国治理好;想要治理好自己诸侯国的国君,都能够首先整治好自己的卿大夫之家;想要整治好自己所在之家的卿大夫,都能够首先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全家成员的道德典范;想要修养好自己品德的人,都能够首先做到端正自己的心灵;想要端正自己心灵的人,都能够首先做到顺应自己的意念行事,做到诚实无欺;想要做到诚实无欺的人,首先就应该广泛的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认识事物的根本规律。获取知识,认识规律,都离不开实践。

【品评】

按照朱熹的理解,本节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不仅是对三纲领的具体说明,而且前后也存在着明显的顺序。但这里所讲的,明显是一个逆推的工夫:从平天下到格物。之所以逆推这个过程,正在于《大学》的目的。我们前面说过,《大学》作为儒家的政治论文,首先要确立的就是人生的志向与抱负。但在儒家看来,人生意义的追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体现天道的原则。天道的基本原则,则是至公至诚、刚健不息。大概与《大学》同时产生的《易传?象辞》中的两句话,就颇为传神。这两句话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则在此基础上把中国文明的基本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天向上、慈爱包容的天道的原则,如何才能够落实到人身上?古人的智慧是天人合一。换句话说,把体会到的天道原则应用到人类社会中,在普天之下实现至公至诚、刚健不息的和谐社会,正是儒家所追求的最为理想的人生志向与人生抱负。人,无志不立,志小则小成,志大则大成。如果从小就抱定“明明德于天下”的志向,就等于种下了“成圣”的种子,开花、结果,应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儒家的这个志向,宋代哲学家张载更是明确概括为“为万世开太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