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学之道(9)

止于至善《大学-中庸》 作者:刘成有


经文从逆推、顺推两个方面所反复强调的,正是要儒家知识分子内外兼修、不可偏废。也就是说,无论是偏于内修,还是偏于外王,都是不符合儒家“成圣”要求的。这又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上面经文中强调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中相对、前后顺序之意义所在:明白人生努力的先后顺序,自然会合乎这里所讲的“大学之道”。由此也可以看出,儒家所强调的八个条目之间,前后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条件关系。但前后条目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换句话说,并不是前一个条目搞好了,后一个条目就会自动出现。比如“格物”之后,“致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得到的知识多些,有些人则会少些;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时间“格”出来的内容,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致知”的结果也会不完全一样。“修身” 好了,也不一定就能真正“齐家”、“治国”,因为家、国里面涉及不同的人群关系,还有别人的想法和做法。社会里面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意志。更何况,能否齐家、治国、平天下,还取决于能力、地位等各种因素。但是,“修身”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不仅内在包含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的根本,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应该是每一个“修身”者为人处事的根本志向与抱负。就此而言,是人,都应该以“修身”为本。

每个人无论贵贱贫富,要想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的境界,除了修身之外,再没有其他途径可走。儒家十分重视礼仪和名分,主张君臣、父子、兄弟以及夫妇之间的上下尊卑地位,但是在修身这个问题上,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观点。其实,每个人在生命出生之际,是平等的,都是茫茫宇宙中的一颗尘埃而已。从生命个体的意义上来说,生命固然是毫无差别的、完全平等的,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没有哪个人可以完全超脱于社会关系之外。于是,随着人的家庭环境的不同,随之带来的受到的教育程度的不同,以及自身修养的不同,人的差别性便日趋明显了。这种差别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财富差距、地位悬殊、才智高低等,但无论是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还是地位卑微的普通百姓;也不管是富可敌国,还是一贫如洗,只要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那就一律平等,必须以修身为根本。在道德面前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有的只是平等。道德高尚的领导者,犯不着用权力和地位去强制自己的下属修身,其本身的道德和品行自然能够感化别人,“新民”的事业自然能够成就。

平等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今天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为实现平等铺砌了一条平坦的道路。是的,既然是生而平等的,那么就不应该因为后天环境的不同而带来不平等的待遇。同样的道理,即使我们处在不平等的劣势时,也不能放弃心中的信念和对崇高道德的追求,而应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一切,凭借自己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幸福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去奋斗、不去追求,那只能说是自己放弃了平等。

儒家自产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修身”问题。周公修身事君,辅佐成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终成万世楷模。孔子不仅主张要“见贤思齐”,而且周游列国、广育人才,删《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终成万世师表。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而成“宗圣”,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成“亚圣”。苏武被囚匈奴牧羊而守节不屈,文天祥一曲《正气歌》而浩气长存!贯穿在中间的精神,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话所代表的伟大人格力量,都是先贤从不断的修身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原文】

其本①乱而末②治者否③矣。其所厚④者薄⑤,而其所薄者厚⑥,未之有⑦也。 

【注释】

① 本:根本,这里指“修身”。

② 末:枝节,这里指“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 否:不,不可能,没有。

④ 所厚:指应该厚待、亲近的对象。厚:厚重,引申为重视、亲近。

⑤ 薄:淡薄,引申为轻视、疏远。

⑥ 而:表示并列、相反的意思。“而”前的“其所厚者薄”,表示应该重视反而轻视的对象。“而”后的“其所薄者厚”,表示期望出现相反的结果。换句话说,轻待对方以后,反而期望被自己轻待的对方重视、亲近自己。

⑦ 未之有:宾语倒置,不会有那样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