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间世(1)

乘物游心《庄子》 作者:李道湘


 

《人间世》以义名篇。主要是庄子对待人与人的关系的处世哲学。

本篇主旨在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以及处人、自处之道。庄子处于一个权谋狡诈的战乱频仍的时代,统治者凶暴贪婪,无辜者横遭杀戮,世界仿佛人间地狱。处于黑暗的社会,庄子提供的处世之道也是无奈的。

他认为,一个人在世上要『心斋坐忘』,摒弃名利和心智,使心境达于空明虚静的境地,并持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态度,一切都顺从自然,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免祸消灾。而『无用之大用』的价值观念实际上提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存在的矛盾。庄子认为维护个人生命的权利远胜于被别人当作他们获益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有用之处,进而发展自己。

在庄子的笔下,那些丑陋不堪的小人物都因为具有美好的德行而变得美丽,追逐名利之徒却因外物所累而穷途末路,生动形象而发人深思。

【原文】

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①?”

曰:“将之卫②。”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③;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⑤。’原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⑥!”

仲尼曰:“譆!若殆往而刑耳⑦!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者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⑧!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⑨?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⑩。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注释】

① 颜回:姓颜名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仲尼:孔丘的字。请行:辞行。奚:何处。之:往。

②卫:春秋时期国名。

③卫君:指出公辄。行独:行为专断。轻用其国:指轻率处理国事。不见其过:不知自己的过错。

④ 死者以国量乎泽:死尸填满国内的山泽。蕉:通“焦”,焦枯。无如矣:无所归依。

⑤ 去:离开,离去。就:趋从,此处为做官、就任。医门多疾:良医门前多病人。

⑥ 则:道理,办法。庶几:差不多。瘳(chōu):病愈,引申为恢复元气。

⑦ 若:你。殆:将要,恐怕。刑:刑戮。

⑧ 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指先立己而后立人。暇:空闲。暴人:暴君。

⑨ 荡:丧失。

⑩ 轧:倾轧。器:工具,手段。尽:善于。

   德厚:道德纯厚,信矼(gāng):信行确实。

  术:通“述”,陈述。绳墨:比喻规矩或法度。命:命名。菑:同“灾”,灾害。

   若:你。诏:告,多用于上告下。王公:指卫君。乘:凭借。人:指颜回。捷:胜。

   而:同汝,你。荧(yíng):指迷惑不解。色:气色。平:平静。营:营救。形:外形,表现。成:行成,妥协。

   桀:夏朝暴君。关龙逢(páng):桀的贤臣,因谏桀而被斩首。纣:殷朝暴君,他的庶叔比干因忠谏而被他挖心而死。

   伛拊(yǔ fù):怜爱抚育。人:指国君。

   拂:违背。修:好,善。挤:排挤。

   丛枝、胥敖:小国。有扈:国名。虚:同墟,废墟。厉:厉鬼。

   实:实利,指国土、人口和财物。

   以:因,原因,办法。

【译文】

颜回拜见孔子,向他辞行。

孔子问:“你要到哪里去?”

颜回说:“我要到卫国去。”

孔子又问:“去做什么事?”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君主,他年壮气盛,行为专断;处理国事轻率鲁莽,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他轻率地用兵而不恤百姓的生命,战死的人填满国内的山泽,如同草芥一般,老百姓真无路可走了。安定的国家可以离开,危乱的国家就应去救助,就像良医门前有好多病人。’我希望按照先生所说的去做,也许可以使卫国免于疾苦吧!”

孔子说:“哎呀!你去了恐怕要遭受杀戮的!道是不宜喧乱的,喧乱就会多事,多事就受干扰,受干扰就引致忧患,忧患到来时就无可救药,古代的至人,先充实自己而后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立足未稳,怎能有闲暇去纠正暴人的恶行呢?况且你知道道德之所以丧失、智慧之所以外露的原因吗?道德的丧失在于求名,智慧的外露在于争胜。名是相互倾轧的病根;智是相互斗争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不可以尽行于世的,而且一个人德性纯厚,信行着实,未必达到了解别人的程度,即使不与别人争名夺誉,也未必达到让别人了解你。如果你强用仁义规范的言论在暴人的面前夸耀,他会认为这是以揭露别人的过失来显扬你自己的美德,认为你是在害人。害别人的人,别人必然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为人所害了。况且,假如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显示有异于人呢?除非你不向他诤谏,否则卫君必定抓住你言论的漏洞而施展他的胜辩。到那时,你将会眼目迷惑,面色和顺,口里只能说些自救的话,态度恭顺,内心就会屈从于他的主张了。这是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可以称之为添乱。开始你顺从他,以后就会没有休止。

假如一开始他就不信厚言谏诤,那你就一定会死在暴君的面前了。再说,过去夏桀斩杀关龙逢,殷纣割杀王子比干,都是因为他们是注重修身,以臣下身份怜爱人君的百姓,以在下的地位违逆君主。所以君主因为他们修身养性来排挤、陷害他们。这就是好名者的下场。过去尧攻打丛枝、胥敖,禹攻打有扈氏,使这些国家成为废墟,百姓成为厉鬼,国君被杀,就是因为他们不断用兵,贪求土地田赋造成的,这也都是追求名利的结果,你难道也没有听说过吗?对于名利的诱惑,就是圣人也无法战胜它,何况你呢!虽然如此,你必定有你的想法。不妨说给我听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