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节:怎样了解他人的表达方法?(3)

亲爱的,我们可以不吵架 作者:(美)诺曼·怀特


他们俩都笑了起来。比尔说:“你说得对!之前没人跟我们这么说过,但是现在,我真的觉得能运用他人的语言来表达是很重要的。”

外国人联盟

“和一个外国人结婚这个比喻是不是对你们有些启发?”我问比尔和简。

“嗯,是的,”比尔回答说,“事实上,我们俩已经开始在学习彼此的语言,并且也在努力地适应对方的家庭。”

“那你们是怎么做的?”

比尔继续回答道:“相处一段时间后,我注意到当我们回父母家时,简开朗多了。她偶尔也会提高声音,甚至是打断别人说话,这说明她在学习着成为我们家的一员。我觉得她可能并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变化。”

听到这里,简回应道:“他说得没错,我并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直到有一次圣诞节,我们录下了庆祝晚餐时的谈话。吃完饭后,我们坐在一起听录音,当我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吓了一大跳,我和他们变得完全一样了!”

“那你感觉如何呢,改变了沟通方式之后?”

简回答我说:“感觉很舒服,我很享受那种状态,也觉得和比尔他们家人越来越亲密了。对于和他们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我觉得很棒。”

“比尔,你现在适应了简家的方式了吗?”

“当然,”他告诉我说,“事实上,第一次去她家的时候我也觉得很不舒服,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是否喜欢我。他们真是太讲礼貌了,说话都非常轻柔。现在, 我觉得在他们家我也感觉很舒服,但是不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说话那么大声。虽然他们家并不像我们家那样大声说话,但是也充满了乐趣。我觉得这样也很好。”

我继续追问:“比尔,当你和家人聊天的时候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意思吗?你能抓住每个人要表达的重点吗?”

他回答说:“当然能,我们相互都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然后我问简:“当你和家人分享交流的时候能彼此理解对方的意思吗?你能感受到彼此间那种顺畅的沟通吗?”

“嗯,是的,”简回答道,“我们经常能有很好的感觉。我跟妈妈沟通尤为顺利。不得不承认,爸爸的确有时候话太少,我希望他能多说一点,他说话实在是太精练了,总是一语中的而不会讲太多的细节。有时,我觉得必须努力想办法从他嘴里多掏出一些信息。当他说话的时候,就像是报纸评论员一样,总是对当天的新闻作出最凝练的评论。他只是告诉我们一些事实,我都很少听到他跟我们分享自己的情绪,这也是妈妈觉得有些郁闷的地方。但是我和妈妈真的是非常合拍。”

相互理解

说完这个比喻后,我将谈话重新引导到年轻夫妻沟通问题的主题上。我对他们说:“比尔,当你和家人在交流的时候,看上去你们能很好地聚焦于某个话题。简,你也觉得能跟你妈妈很好地沟通。那么请想一想,你们两个在一起时沟通怎样呢?需要怎样做才能相互理解呢?”

他们彼此对望了一下,然后看着我。稍微等待了片刻,我说道:“看来我们需要考虑考虑。”我转向比尔,加快语速问他:“比尔,那我问问你,你觉得跟我正在沟通吗?我们想法完全一致吗?我们能相互理解吗?”

比尔回答说:“哦,是的。你看上去能明白我的意思。我也能理解你提出的关于‘和一个外国人结婚’的比喻。但是我不知道如果我要娶简的话是不是需要一本护照!”

说到这里,我们都笑开了。我转而轻声地问简:“你觉得我们之间的沟通如何?有意义吗?”

“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简答道,“你似乎完全能理解我的情绪,也就能随时调整表达。我们就是在说同一种语言啊。”

“很好,”我说,“对于沟通,我们不仅要学习使用同一种语言,同时,也要确保我们使用同样的词语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夫妻,他们相互不满甚至发火,都仅仅是因为这一很简单的原因:他们的词语有不同的定义。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周围常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两个人都说西班牙语,但是同样的词语却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同样,两个说德语的人也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我们也一样,我们坐在这儿,用英语交谈时会使用一些相同的词语,但是我们却可能有不同的意思。你的生活经验、思维定式以及此时你想表达的意图都会给你的话语赋予不同的含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