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都”争了60 年

战火之外 作者:吕可丁


两大城市的资源文化各有千秋,常为定都生起舌战

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有多少个首都。喜欢旅游的驴友都有这个经验,当你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问及当地人最自豪的城市是哪里时,无论他是金发碧眼还是棕发绿瞳,抑或是有着一身黑到深邃的皮肤,给你的回答一定是“我们的首都”。然而这种回答答在利比亚却不一定能听到——因为眼前的阿拉伯友人在认真地思考,在现在的首都的黎波里和古老的旧都班加西之间,到底谁更有资格代表自己的祖国?作为利比亚第一和第二大城市的的黎波里与班加西,分别位于利比亚西部和东部,在地中海的要道上遥相呼应。这两座被利比亚人称为“首都”和“副都”的城市,与北京和上海分别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不同,是历史与现实的分界线。定都之争从建国至今从未间断过。

“海盗”与“商人”争执不下

班加西和的黎波里因为有太多的共同之处,而让人们难以区分两者的根本不同。班加西人常跟的黎波里人说:你有优良的港口,我有绵延的海岸线;你有乌姆赖萨斯古罗马城池,我有昔兰尼加古罗马遗址;你是夏季的沙漠旅游城,我是冬季的海滨疗养地;你是领导人卡扎菲现在的权力依托地,我则是他当年揭竿而起的大本营;数千年前腓尼基人创造了你和我,为什么我在革命中成为已逝的旧都,而你却替代我成为国家的首都?
如此多的疑问在班加西人的脑海里徘徊,也在的黎波里人的思绪里跳动,以至于每每提到对方,都会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舌战。因为19 世纪的的黎波里人以海上劫掠为生,所以班加西人称他们是“无知的海盗”,而班加西自古以经商和倒卖货物为主,的黎波里人对此念念不忘,轻蔑地称呼他们为“唯利是图的商人”。由于工作原因,我曾多次往返于这两座城市,每次刚出机场,都会被前来迎接的当地司机来一番“洗脑”式的说教。的黎波里的司机通常这样说:“您刚从班加西来?那个地方的人咋样?还是只会算数和数钱吗?”而班加西的司机则往往更为隐晦:“您下次去那个地方可一定要小心,毕竟那里风气不太好。”
班加西美女令人敬而远之的黎波里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叫做“地中海的新娘”。城如其名,近几年来随着利比亚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无论是在城市建设还是政府投资方面,它都享尽了作为首都和权力中心应该享有的地位和重视。如同一个嫁入富裕家庭的少妇,越发显现出成熟的风韵和面貌。相比之下,另一座文明古城班加西则显得有些可怜。和的黎波里严酷的热带沙漠气候不同,班加西受到地中海气候的润泽,冬暖夏凉,自古以来就有着“地中海度假胜地”的美称。碧蓝的天空和大海以及成堆成片的椰枣林,给班加西这座美丽的城池装点了黛色的“衣裙”和乌黑的“长发”,也给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女子赋予了漆黑的瞳孔和白皙的皮肤。以班加西为代表的东部好比中国四川,是个盛产美女的地方,那里的“班妹子”是每一户阿拉伯人家都渴望迎娶的新娘。可惜的是,尽管班加西拥有如此的美景,却由于其位居东部,不属于卡扎菲实际控制范围的原因,长期以来得不到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上的重视。卡扎菲在班加西也建有自己的度假行宫,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来此停留过一次。美丽的班加西不得不面对日渐惨淡的冷清境地。更可笑的是,敏感的利比亚人似乎也嗅到了领导人不喜欢班加西的气息,很多有志从政的男士都对班加西美女敬而远之,害怕和她们出身的部落沾上关系而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

文化之争在动荡中被放大

班加西和的黎波里之争,本就是一个民族桀骜不驯的文化辩论,从1951年建国时就有。1951 年利比亚赶走了英法殖民者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伊德里斯一世国王将班加西与的黎波里共同作为首都。1969 年,卡扎菲发动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统治,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定都的黎波里。双都之争延续至今,并因近期这场席卷北非的动乱而放大。
绿色是阿拉伯人最爱的颜色,因为他们的先人和圣书《古兰经》赋予了绿色和平与美好的含义。绿色也是班加西人最爱的颜色,因为浓郁的果园和无处不见的橄榄树是这座城市最好的装点。不难理解,为什么利比亚的国旗除去绿色之外再无他色。也不难懂得,为什么卡扎菲要将自己的著作称为“绿皮书”。然而,在近期的利比亚动乱中,班加西人偏偏做出一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他们撤下了街旁高挂的绿色国旗,扔掉了人手一本的“绿皮书”,高举着已逝王朝的三色旗帜上街呐喊:“我们热爱绿色,但我们更爱自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