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习惯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3)

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养成教育序列化训练方案(节选) 作者:林格


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在家把用过的东西到处乱放,下次急着用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尤其是早晨上学时,找不到红领巾、小黄帽、袜子等等,还要全家人一起帮着找。这样,不仅给自己添了麻烦,也给家人添了麻烦。也有的孩子在图书馆看书时,看前耐心寻找,看后随手一放,不管他人寻找是否方便,更不尊重图书管理员的劳动。

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从小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二、21天训练方案

1. 训练要点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必须注意一点,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时候孩子写完作业没收拾,父母就去代劳,时间长了他们就总也不会收拾。如果总是父母帮着做,孩子会变得依赖父母,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归位”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也是让他们学着对自己负责。比如放学回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书包、外套、小黄帽、手套等物品统统放在固定的位置,这样,既能保持房间的整洁,还方便在第二天需要时取用。如果哪天他们忘记了,第二天找不到需要的东西,也会立即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过失,应该吸取教训,而不是责怪父母没有给自己收拾。

(2) 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人们的行动是受思维支配的。思维有序,行动才会有秩序。用了东西放回原处,强调的是秩序,因此我们也需要对孩子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一是让孩子尝试固定摆放物品的位置。比如说,放学回家,鞋脱在门廊的鞋架上、大衣挂在衣帽间、书包放在书桌上、红领巾放在床头等。把物品摆放的位置固定下来,能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是教孩子学会将物品归类。比如将书籍、衣物等物品分类,分别置放。

三是告诉孩子选择放置物品的地点应该合理明确,常用的东西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点。不要选择一些难以记忆或难以取用的地方。

(3) 孩子自我约束要严格

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外,不论是否有人监督,都应该教育孩子坚持用过东西放回原处。

有些孩子在自己家里能做到保持整洁,用过东西立即归位,可是一出门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购物时,拿了不想要的东西随便一扔;买书时,翻过的书随手一扔;在邮局或银行填写单据时,用完圆珠笔随手一放……这就是因为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

要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一个人没有做好这一点,就会影响其他的很多人。

2. 方法和步骤

(1) 教育孩子在家里这样做:

一是向父母说清楚自己的目标,父母可以监督和提醒,但有一点很关键,就是不要帮孩子做他忘记了的事情;

二是父母可以和孩子商定一些惩罚措施,可以由父母来惩罚,也可以由他们自己来惩罚,或者是以他们自己承担后果来进行自然惩罚。比如约定如果回家后写完作业忘记把作业本放回书包,父母可以不提醒他们,第二天也不能打电话请父母送作业等;

三是父母加入孩子的计划,家庭成员相互监督。可以参观爸爸妈妈的房间,与自己房间的整洁程度进行对比;

四是做好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

五是做到房间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不乱扔乱放东西,用过东西之后放回原处。

(2) 教育孩子在学校这样做:

一是借用老师、同学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至原处;

二是运动之后要把运动器材放回原处;

三是在图书室看书,看过的书要放回原处;

四是班级、学校的东西用完之后要放回原处;

五是在学校用餐后餐具要放回原处;

六是可以请老师监督自己,和同学一起培养这个好习惯。

(3) 教育孩子在其他公共场合这样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