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长安水边多丽人(9)

杜甫的五城 作者:赖瑞和


我一边沿着一条小路爬山,一边感觉到,在选择陵墓地点上,唐太宗比唐高宗和武则天高明许多。他的墓,建筑在这座海拔一千一百八十八公尺的九峻山上,确是遗世而独立。即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游客也难以到达,索性都不来玩了。大家全都挤到高宗的乾陵去。比起昭陵,乾陵低矮得多了。然而,我想太宗是宁愿死后清静的。要不然,他当年也就不会选择这座如此高的孤峰,来作他的"长生殿"了。

爬了几乎一个小时,才登上主峰。唐太宗便长眠在这主峰深处。据《唐会要》的记载,他的墓室深入山峰南面达"七十五丈",约二百三十公尺,可见当年凿山工程之浩大,难怪营建了整整一十三年。如今,这主峰南面,已经毫无任何陵墓遗迹,亦无任何标记,表明这儿是一座唐代皇帝的墓。只有一大片绿茸茸的柔软青草,覆盖着峰顶。也不知何人,在峰南的一小片平地上,种了一小亩的油菜,和一丛丛的秋菊。不像帝皇墓园,倒有一种田园的恬静。

在唐代,昭陵当然是十分神圣,不可侵犯的。像我那样爬上去玩,或像那名农人,在太宗的坟头上,种菜种花,恐怕都是"欠砍头"的。杜甫曾经两次路经昭陵,但我想他并未曾登峰,也不可能登峰,所以他写的昭陵,只能远远从山下低处取景:

陵寝盘空曲

熊罴守翠微

再窥松柏路

还见五云飞

提到昭陵,许多文献资料都说它开了"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当然,汉代已经有依山为陵的例子。唐太宗只是第一位采用这种葬法的唐代皇帝而已。然而,"依山为陵"这句话,其实并不好懂。唐代的史料,如《唐会要》等书,一直没有解释甚么是"依山为陵"。所以,我从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依山为陵,那么墓室到底在山顶上,在山腰,还是在山脚下?似乎这三者都可能。

甚至现代的考古报告,对"依山为陵"的葬法,也是语焉不详的。等我登上了九峻山顶,才明白甚么叫"依山为陵"了。几乎可以肯定,太宗的墓室,应该是高高在山顶上的,在海拔一千多公尺之上,而不是在山腰或山脚下的。而且,攀登了九峻山后,我更能领会,当年下葬时,要把他的灵柩运到那么高、那么陡的山上去,这工程是如何的浩大和艰难。

从昭陵回来后,重读《唐会要》的记载,从前不明白的,现在都可以懂了。原来,当年还曾经"架梁为栈道","绕山二百三十步"(约四百公尺),才能抵达墓室所在的玄宫门。无疑,这更证明墓室应当是建筑在山峰顶上的。而且,在高宗朝,旧守陵使阎立德曾经上疏建议把这栈道拆掉,为了使墓室"固如山岳"。史家在记录这件事时,有一妙笔,说高宗"呜咽不许"。一直到长孙无忌等大臣,引用了《礼记》的权威,重新上表,高宗皇帝才只好勉强答应了。从此,"灵寝高悬,始与外界隔绝"。

从前读这一段记载,一直不明白,为甚么高宗要哭哭啼啼的"不许"拆栈道。拆了栈道,太宗的墓室,像阎立德所说的那样"固如山岳",不会有人来盗,不也是好事吗?有甚么好哭的呢?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墓室建在这么陡峭的高山上,若拆了栈道,那么就连高宗这个孝子,也不能上山来谒拜他父亲的灵寝了,怪不得他要哭哭啼啼。明白了事情的曲折,我觉得这不仅是史家的妙笔,而且还很写实,很能刻划高宗的心思。

三年后,我有机会到河北的满城县,亲身走进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顶墓室,更能肯定唐太宗的墓,应当也像刘胜夫妇墓一样,是建筑在山顶上的。刘胜夫妇墓是汉代"依山为陵"的一个好例子,而且又经过现代考古学家的科学发掘。他们的墓室,正是建在满城县城西南,陵山东麓的山峰顶上。或许正因为建得这么高高在上,这对夫妇的墓室,才从来没有被人盗过,而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尤其是那件名闻中外的金缕玉衣,和那盏长信宫灯。然而,陵山没有九峻山那么高,从山脚下往上爬,只要二十多分钟就可到山顶,大约只有九峻山三分之一的高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