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会谈记录”凝缩了美国金融当局的声音。面对美国的要求,日本方面当时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美国又采取了哪些对策?这些情况都从日美官员在现场反应的记述中得以保存。现在,通过封存了20年的资料,从日元美元协议开始,到广场协议的制定,我们终于可以直接面对日美两国当时的金融管理官员们了。

本书还收集了日元美元委员会、以处理发展中国家累积债务为目标的宫泽构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出资顺序、日美构造协议等国际协议谈判中日本官员的手记,以及已故首相桥本龙太郎在大藏大臣时代制定的日美构造协议的经过和经济泡沫破裂后的政策等内容。

本书分为九章。第一章至第三章追寻了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的足迹,第四章和第五章以广场协议为重点,第六章选取了卢浮宫协议为分析对象,第七章是拉美国家累积债务问题,第八章是关于日美构造协议的内容。第九章对以上所有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关于日元美元委员会的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市场开放的起点——记载了日元美元协议的制订经过。

1983年11月,里根总统访问日本,东京金融市场的开放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让我们根据“会谈记录”追寻当时日美双方动作的痕迹。由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摩根提出的《摩根报告书》为敦促东京开放金融市场提供了契机。

第二章,日元美元汇率磋商中博弈——华盛顿的较量。

对于东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日元的国际化,日本方面重视行政措施的连续性,打算采取一步一步的渐进主义,而以“行政任命”为特点的美国官员,总是为自己的业绩着想,要求日本抓紧时间,加速金融改革,双方因为对改革速度的看法而意见对立。

第三章,日元美元委员会磋商框架的形成——日本大藏省与美国财政部的一体化。

是欧洲日元率先实现自由化还是日元率先实现自由化?是双方发表共同报告还是日本先发表报告?讨论这些面子问题的同时,美国主张日元美元协议应该和双方在世界银行的出资排序联系起来。艰苦的谈判一直持续到1984年5月。美国敦促日本金融自由化的目标虽然落空,但是日本的金融界被银行、证券、信托等盘根错节的问题矮化了。

广场协议的形成和围绕此后的汇率行情的博弈,表现了以下细节。

第四章,广场会议的召开。

倡导修正高位美元的广场协议之所以能够形成,美国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功不可没。他先和日本商量,然后和法、德、英等欧洲各国取得一致。日本和欧洲各国都注意到了美国议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而日本也要求根据日本的经济能力来确定日元的地位,以及分担推动日元变化的启动资金,就这样,G5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一直持续讨论这些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