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3)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第五章,广场协议中的讨价还价。

广场协议的声明文存在着第一次草案和第二次草案。我们仔细研究第二次草案,把它和正式的声明文相比较,可以得出广场协议声明的形成脉络。根据美国方面精心策划的记者招待会的预备答案,可以检验美国的金融政策意向。以后形势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六章,患了高位日元综合症的日本。

美元贬值刹不住了!广场协议的目标是修正高位美元,第二年,即1986年已经达到美元的目标修正值,但是日元的升值却停不下来了。先是竹下登,以后是宫泽喜一,对于当时的大藏大臣来说,防止日元走高是最重要的任务,其间中曾根康弘的后继政策问题也纠缠进来。日美两国在卢浮宫协议中就汇率稳定达成一致,以后就是黑色星期一,这一段时间日元汇率反复震荡,大藏省的事务官员们为防止日元升值疲于奔命。

在日元升值的风浪中,日本总算在累积债务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立场,结果招致美国对日本的又一轮攻势。

第七章,债权大国和进攻型的货币外交。

趁着1988年初日元升值的大潮告一段落的时机,大藏省正要发挥主导权,处理累积债务问题的时候,却遭到了美国意想不到的抵制。怎样说服美国放松对失去先机的日本的警惕?还有,日本这一时期的目标是在世界银行的出资数量排序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日本取得了成功,于是被动的货币外交转守为攻,取得一连串战略成果。

第八章,美国试图改造日本。

从个别产业的市场开放到汇率调整,都难以阻挡日本的发展势头。1989年以后,美国对日本采取了新战略。这就是日美构造协议。提高流通效率、调整持有的股权、修正地价水准等,美国催促日本制定公共投资计划,甚至美国大使馆直接为自民党支招。日美构造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

第九章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日美货币谈判的经过,即19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裂的过程。货币外交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日美货币谈判的一方之言。经过了1980年代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裂,日本正按自己的道路前进。这时它的旁边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就是中国。日本的故事对中国会有所启示。

在进行具体的阐述之前,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美间的贸易摩擦,必须先简要地介绍一下日美两国的宏观经济状况。

在1981年上台的里根政权以重振美国经济为目标,削减开支、减税、放松行政监管,开始推行里根经济政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