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头蛇尾的卢浮宫协议(2)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美元行情为1盎司合35美元,其他国家给美元托市的时候,向美国要求把这一部分美元兑换成黄金,这就是“asset settlement”。内海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没有这个约定,让汇率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就是不可靠的”。

美国自身有义务维持美元的价值,这是卢浮宫协议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对这个义务穷追到底,因为美元欠下了其他国家的黄金担保,却一直作为基准货币被使用,那么整个自由汇率制都站不住脚。马尔福德对“asset settlement”缺乏标杆的问题,没有做出明确回答。

干将达曼立刻做了回答。“噢?日本的意思是要我们用阿拉斯加做担保吗?”拿出整个阿拉斯加做担保资产,这是美国人最大的幽默。美国不能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那样承担义务,在这里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了。

就这样,卢浮宫协议草草收场了。1987年3月以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持续加速。

卢浮宫协议的种子,绽放出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花朵。会议之后一个多月,1987年3月30日,日元行情突破了1美元兑换145日元。后来,4月7日,华盛顿召开了G5、G7会议,会议结果停留在对卢浮宫协议再次确认的水平上。共同声明也没有脱离“现在汇率水准大致符合各项经济基础条件”的窠臼,还在推动市场安心地卖出美元。

“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美元继续下跌是不合适的,我们再不说不行了。”内海这时想。内海选中了4月30日的日美首脑会谈。中曾根、里根两位政府首脑为改变市场心理出场了。

内海与美国方面的谈判代表达拉拉通过电话交谈,为中曾根、里根的会谈做共同声明草案,力求让两位最高首脑明确提出“美元继续下跌是不合适的”。

“那么关于金融政策,日本能承诺到什么程度?”达拉拉通过电话向内海频频发问。内海觉察到他应该是受到了贝克部长指使。内海也在思忖,“国家首脑不会言及中央银行权限内的事务,‘美元继续下跌是不合适的’这个意思,用什么样的形式载入声明呢?”

结果关于金融政策问题的表达就很绕弯子了。中曾根首相计划在对日本刺激内需的措施进行说明以后,表示“在相应措施中,也包括日本银行下调短期利率等已经开始的金融调节。大藏省支持这些措施”。这样既给了日本银行面子,同时又对美国做了承诺。这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

先行出发赴美的内海曾与日本银行理事青木昭商量过,“为了在和美国谈判的过程中,赢得‘美元继续下跌会起反作用’这句话的表达,如果最后有必要,我会从华盛顿挂回电话来”。结果内海真的从华盛顿挂来电话,了解中曾根的打算。

把短期利率向下引导,将公共事业的预算集中到上半年使用以刺激需求,以及高达5兆日元的其他财政刺激政策,所有这些综合经济对策,都在首脑会谈的共同声明里得到明确。“美元的继续下跌会对两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削减不平衡的努力起到反作用(counterproductive),总统和首相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取得了一致。因此,两位首脑为促进汇率的稳定,对两国政府继续加强紧密合作的承诺进行了再次明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