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头蛇尾的卢浮宫协议(1)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重要的卢浮宫协议没有延续很久。

卢浮宫协议所强调的参考行情范围,比目标行情范围稍作了些变化,为什么这么短命呢?“贝克和达曼搭档根本不像是法律专家,做事的分寸极其模糊脆弱。”精心进行事前准备的行天这样回忆,“这样的谈判是很艰难的,所以必须要在事前为各种各样的情况变化做好准备,而他们却靠灵机一动说做就做。”

关于广场协议成立的理由,副财务官近藤的见解是“协议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而卢浮宫协议的签订却显得顺序混乱。G5会议的汇率行情参考范围的决定过程也相当草率,直到会议的前一天,财政部长代表们还在观察汇率,只经过一天,到21日晚上,在财政部长会议的晚餐上就已经开始具体协商了。G5会议的成员们21日下午3点开始正式会谈,到22日的G7财政部长会议作出共同声明,的确只经过了一个晚上的工作。

提起汇率话题的是法兰西银行行长杰克?德拉罗西埃。行天回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实际上是在白天的会谈结束之后,晚餐时间才开始具体说起外汇市场的。一边吃喝一边谈话,难以全神贯注,涉及到数字时,口齿也不是很清楚,难以听明白。”

美国方面的与会者马尔福德后来也这样说,“本来,卢浮宫会谈没有正式范围,当然谈到了汇率。虽然涉及了,但是没有正式的一致意见。所以这是在没有一致范围的情况下取得的一致。”(野口均《日美货币谈判2000天》166页)

如果是这样,宫泽背水一战的抵抗是什么呢?在国内日元升值综合症的空气支配下,是挑战巨大风车的孤胆英雄吧?

还是回到卢浮宫。汇率发生反弹的时候,变化率的计算,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用变化后的行情做分母,而欧洲方式是用变化前的行情做分母。采用的计算方式不同,当然变化率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有的与会者说到IMF方式,肯定会有另外一些人主张欧洲方式。在卢浮宫一晚上的工作会谈中,频繁发挥作用的,是卡西欧(CASIO)的掌上计算器。

行天敲打着卡西欧掌上计算器,把数字结果报出来。“并没有记到一张专门准备的纸上由大家签字确认,只是单纯凭借头脑记忆,”行天回顾,“的确是贝克部长发表提案以后,谁也没有提出反对。大家反而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国际协议,每个人都想竭尽全力地恪守它。”

作为稳定汇率的前提,政策协作的框架也没有安排好。虽然倡导日本及德国扩大内需、美国削减财政赤字,但后者美国并没有用什么来做担保。并且美元作为汇率稳定的基准,其地位本身也在摇摇欲坠。为稳定美元行情,日本和欧洲就是反复干预,美元也还是有变成废纸的危险,美元的价值得不到稳定。

内海在马尔福德和达曼之后提出了问题。“让汇率稳定下来的时候,不进行‘asset settlement(资产清偿)’的讨论就不完整吧?”对于“asset settlement”这个词,应该可以理解成“对担保资产进行清账处理”,内海对战后固定汇率制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美元兑换制度很留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