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广场协议第二幕 卢浮宫协议(3)

日美货币谈判:内幕20年 作者:(日)泷田洋一


1987年2月21日的G5会议争吵不休,作为翻译出席的久保田副财务官后来也证实了这一点。“藏相在一群人喋喋不休的声音中,选择了这个。他小声说,‘如果是这个就是目前的水准’”,“around the current levels”直译成日语“也应该是‘在目前的水准附近’,大臣通过财务官命令我,声明的日语译文要咬文嚼字,精益求精。”(《国际金融》2004年3月1日号)

不是“现在”而是“目前”,不是“水准”而是“水准附近”。的的确确反复斟酌译文,向日本国内尽量平和地表达卢浮宫协议的实际状况,政治家宫泽为此做了巨大努力。

汇率的稳定是日本所一直追求的,问题在于汇率稳定的水准。卢浮宫协议的前一天,2月20日的行情为1美元兑换153.5日元。日元在暴涨,签订协议也是日本当时的招架办法。宫泽虽然“不能忍气吞声”,但最后势单力孤,只好接受。并且范围定在了中心点的上下2.5%,超出这个范围就应该干预,如果超出了5%,则有干预的义务。

忍受153日元一线已经很困难了,但是,如果日元回落到160日元左右时,日本还有卖出美元进行干预的义务,这一点日本国内尤其不能认可,宫泽心里也很清楚。事实上,“货币外交中日本很孤立”的空气弥漫在日本代表团中间。日本银行在卢浮宫协议前的2月20日,决定将法定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5%,但是因为公文的延误,对外汇市场没有发挥任何影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