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重温“经典”之“罪与罚”(8)

危机透视 作者:王俊峰


二战后的美国市场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总体来说,由于在二战中,美国远离主战场,因此并没有像其他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元气大伤。在经历了战后的恢复和调整后,美国的经济还是一步步走向了繁荣。1974年后,美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一段黑暗期。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1973年1月的 1 016点跌至1974年的557点。不过,此后美国股票价格开始慢慢回升,到了80年代,美国股票已经经历了50年的牛市。1980年,美国股票市值24 720亿美元,到1986年,已飙升至59 950亿美元。在此期间,股票交易量也随之激增,至1987年,美国股市的交易量为18 060万股,1987年上半年,美国股市市盈率达23倍。

又见“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4日,美国政府公布商品贸易赤字后,因其远远高于金融界的预估值,外汇市场上兴起一阵抛售美元的潮流,当天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98点。事实上,在此之前,美国股市也并非风平浪静,自1987年8月开始,在股票账面价值高达29 000亿美元后,市场上已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仅1987年10月5日至9日,道琼斯指数就下跌了100多点。图10-4为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的惨状。

图10-4 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的惨状

资料来源:搜狐财经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像一股积蓄已久的力量寻求爆发一样,在纽约交易所开盘不久,股票市场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下跌狂潮。

9:10,道琼斯指数下跌67点,股票交易员疯狂地执行卖出指令,9:30~11:00,股市以难以遏制的态势下跌。由于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计算机处理系统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规模如此巨大的抛盘行为,到中午时分,DOT系统中还有亿股的交易操作没有被实现。14:00,道琼斯指数下跌250点,4亿多股股票被交易。此后,尽管股市有短暂的反弹迹象,但在4点收盘时这次令人惊恐的下跌才被迫中止。据统计,“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从2 点跌至1 点,共下跌508点,下跌幅度为,市值损失为5 030亿美元。

美国股市的崩盘令其经济和金融倍受打击,尤其是投资市场,投资者对于美国市场的信心受挫,社会生产的速度也逐渐放缓。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因此美国人民的购买力有所下降,在这一年时间内,美国的私人消费开销锐减了大约500亿美元。低迷的经济和投资量的减少又加剧了经济状况的恶化,恶性循环开始起作用,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失业工人,经济问题慢慢转化为社会问题,1987年的股灾将以消费为主导的美国经济带入了转折点。

“赤字”杀手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危机到来前都会经历一段时期的美好时光。但当乐观的情绪无限上扬之际,资金的投入和消耗便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1985年,美国终于结束了69年的光辉历史,自1916年后第一次变成净债务国。1986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又创新高,财政赤字为2 210亿美元,贸易赤字亦高达1 562亿美元。在危机前的这一时期,美国早已债台高筑。为了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补偿美国财政的巨大亏空,只好以高利率来吸引投资进入。在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已经连续5次提高利率。高利率吸引来的资本进入美国后自然不会注入生产性的经济,它们疯狂地涌入证券市场。这种资本流动方向的异常完全是由美国政府本身的金融政策造成的——美国提高利率的举措使得国库券和其他债券相应提高,这才把投资者的资金流逼向债券市场,从而造成了市场上短期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是造成1987年经济危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历史表明,美国对外贸易出现大额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下降,从而动摇了国际市场对于美元以及美国股市的信心,美元便有步入弱势时代的危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