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重温“经典”之“罪与罚”(9)

危机透视 作者:王俊峰


1987年美国股市的大跌重创了美国经济,对国内的消费水平和投资观念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上工人失业严重,国民收入锐减等危机的后续影响,1987年股灾之后,美国的经济就一路下滑,不断有企业破产和倒闭,美国政府对市场几经调整后,其经济才于1993年重新步入正轨。

全面溃败: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重创“亚洲奇迹”

这是一次起源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的世界性股市风波。在此之前,亚洲四小龙创造的“亚洲奇迹”还在为人津津乐道。 然而1997年发轫于泰铢贬值的危机却在短短几个月内,对亚洲奇迹产生了重创。

12年前的这场危机首先由泰铢兑美元的汇率下跌开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受到牵连,本国货币开始狂跌,随后,危机波及中国港台并蔓延至东南亚。1984年,为了发展经济,泰国曾决定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至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以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消息宣布当天,泰铢对美元的汇率就下跌了17%。在泰铢市场的影响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的货币汇率也相继下跌,东南亚外汇市场一片混乱。中国香港也未能幸免于难,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 点,跌破9 000点大关;11月17日,韩国兑美元的汇率跌至1 008:1。此后,日本的金融业也受到巨大的影响,国内大量银行和证券公司无以为继,相继破产。

1998年,印度尼西亚再次遭遇金融风暴,2月11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实施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币值,但这项决策却遭到西方各国的反对,此后不久,印尼盾兑美元的汇率跌破10 000:1。与几个月前泰铢引起的连锁反应类似,东南亚金融市场再次因为印尼盾的下跌而受到牵连,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的汇率也应声而落。8月,在国际资本的进攻下,中国香港恒生指数跌至6 600多点。9月,俄罗斯卢布贬值70%,并引发美欧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

表10-2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大事记。

表10-2 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

时 间 事 件

1997年7月2日 泰铢兑美元汇率下跌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1997年7月9日 马来西亚股市指数下跌至18个月来最低点。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支持本国货币

1997年7月22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首次运用1995年建立的“紧急筹资机制”,向菲律宾提供10亿美元贷款

1997年8月15日 港币遭投机者袭击,香港特区政府投入储备保卫港币

1997年10月22日 亚洲各国货币继续狂跌,金融危机进入最严重时期

1997年10月28日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中国香港股指均跌破历史纪录

1998年2月9日 发展中国家24国集团聚会加拉加斯,签署了《加拉加斯声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提出金融风险防范的七大要点

1998年3月9日 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在马尼拉举行会议,设法解决亚洲金融危机

1998年3月31日 韩国政府决定向外资全面开放金融业,从4月1日起允许外资进入证券、银行业,从7月起实行外汇市场自由化

1998年8月28日 香港股市当日总成交金额达790亿港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恒生指数报收7 829点。香港特区政府打击国际投机者的行动初战告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