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重温“经典”之“罪与罚”(10)

危机透视 作者:王俊峰


资料来源:新华网

在这场最初由某国货币的贬值引发,最终超越区域范围的大规模危机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各国经济模式的弊端和经济过热造成的泡沫破裂,也看到了游走在风云变化的汇率之间的资本的触角。事实上,在大部分东南亚货币因泰铢的贬值而承受巨大的抛售压力之时,一些国际金融炒家却从中疯狂渔利,他们嗅着金钱的诱人味道,在各国市场间进行冷酷地操作,精明地寻找漏洞,毫无怜悯地攻击那些本已脆弱不堪的“敌人”。

资本的野蛮战争

“亚洲奇迹”的破灭并非仅仅源于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无缝不钻的国际炒家才是完成这最后一击的凶手。现在,当我们开始审视那场硝烟弥漫却不见鲜血的野蛮战争时,总有一个身影在我们的视线中一再出现,他就是“金融巨鳄”——乔治?索罗斯,图10-5所示为乔治?索罗斯。

图10-5 乔治?索罗斯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乔治?索罗斯被称为“金融界的坏孩子”。有着犹太血统的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自伦敦经济学院毕业后,索罗斯从交易员做起,渐渐成为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头号投资家。由于索罗斯及其背后的投资基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惊人“业绩”,他在不断的交易中搜刮了许多国家大量的财富,甚至有人叫他“金融杀手”。

在这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中,乔治?索罗斯的投机行为在其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在西方诸国的经济逐渐走向衰退之时,东南亚的经济却一片繁荣,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增长方式只是一种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并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经济过热、通胀严重等危机先兆。此外,开放的金融政策又让东南亚各国货币暴露于国际市场,极易受到游资的攻击。

其实,早在7月2日以前,索罗斯就一直持续通过抛售股票、泰铢来进攻泰国金融市场。面对索罗斯试探性的攻击,泰国中央银行坚守泰铢,经过几个回合的短暂交手后,泰国市场重新回归稳定。尽管泰国逃过一劫,索罗斯也从这场小战中品尝到了一点苦头,但这种试探也让索罗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攻击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果然,1997年6月,索罗斯军团再度出击,此时的泰国市场便不像上次那般幸运了,在短暂的抵抗后,泰铢最终溃不成军、一泻千里。然而索罗斯绝不会止步于此,他曾说过,“从亚洲金融风暴这个事情来讲,我是否炒作对金融事件的发生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我并不觉得炒外币、投机有什么不道德。”索罗斯就这样依据自己的“原则”,采用各种金融手段,如即期外汇、远期外汇、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交易,像一个驱之不散的幽灵一样对亚洲各国进行疯狂的掠夺。

在这场恶战中,东南亚各国损失惨重,而据资料显示,索罗斯及其量子基金则赚得盆满钵满,大约共有20亿美元进账。

总有一些国家显得更加脆弱

如何看待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中倾家荡产者、战局操纵者、冷眼旁观者,各方因其立场、利益的不同,一定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泰铢的贬值可以引发规模如此巨大、程度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分析危机的原因时,亚洲人多把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后果归结于索罗斯及其他国际金融炒家趁亚洲国家身陷危急之时的疯狂进攻,以及美国等国家出于经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坐视不管的放任态度。西方的经济研究者则认为,这场危机爆发及其蔓延的根源在于亚洲各国,尤其是创造了“亚洲奇迹”的国家本身,他们的经济形态,包括经济结构和金融体制早已潜藏着极大的缺陷和危机的种子,出现市场的崩盘是迟早的事情。他们认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是经济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国内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依赖国际市场,这种缺乏内在支撑的经济形态使得这些国家在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动和国际炒家的攻击时显得不堪一击。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亚洲主要国家在长期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矛盾在短期内激化的结果。

从亚洲各国的角度考虑,眼睁睁地看着多年来经济发展的成果拱手于人,他们当然是对西方投机者恨得牙根痒痒,已经主政16年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曾说过,“我们花了40年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被这个带有很多钱的白痴一下子搞垮了。” 在金融危机前,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稳定,20世纪90年代初,其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同时保持着的低通胀率及的低失业率。在这场危机中,马来西亚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已从1997年的降至,降幅为;股指降幅甚至高达75%(1998年第一季度)。马哈蒂尔看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国家经济在一场危机中毁于一旦,也无怪乎他对索罗斯恨之入骨了。

但是,索罗斯对自己的行为却并没有丝毫的“愧疚”——尽管他对各国金融市场凶狠的进攻在事实上对亚洲很多国家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对索罗斯来说,他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他会按照已定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只要不违反这些规则,他就不觉得内疚或需要负责任。这是一种无情的法则,在他的眼里,这仅是投资者一次出于纯粹的逐利目的的围剿行动,他只是在寻找一个又一个漏洞,然后利用各种手段全力攻击。亚洲高速发展中暗藏的危机是索罗斯觊觎已久的机会,嗜血的资本投机者怎么可能放弃到嘴的肥肉?这就是他像孤鹰一样一次又一次在亚洲金融市场上空盘旋的原因。

东南亚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目标,因而采取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战略。单一的产业结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过于依赖外资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使得国家对本国经济缺乏足够的控制力。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变动、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丧失,那么国家经济就会出现对外贸易的逆差、经常性账户赤字过高、外汇储备骤减等问题。

除却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成为危机因素的潜伏之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都出现过热的迹象,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出于逐利的动机,债券市场多为短期贷款和非生产性贷款,外商投资也多以短期资本的形式大量涌入,这就造成了国家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合理。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实行紧盯美元走势的汇率政策,国家财政政策失去了独立性,在汇率市场出现波动或市场出现通胀时,中央银行的调节手段收效甚微。这些内部和外部矛盾让危机受害国在面临攻击时,显得更加脆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