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新思维(9)

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 作者:(英)查尔斯·兰德利


至于在专业层面思考政策,则涉及检视诸如交通、环境、经济发展,或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既有政策,并考虑现有模式的功效,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例如,在交通方面,原本可能着重于车辆运输,现在则可能需要转为结合公众利益,还有私人运输的混合模式。再不然,或许意味着需要重新思考地方当局部门的名称,例如将社会服务改为小区发展,而这种原本象征“视市民为受害者”的概念,已改为更具正面着眼点的“视市民为潜能”。

重新思考政策执行,则涉及检视政策的详细机制,如有关财务安排,或是规划章程,以激励并指引发展方向。这或许包括考虑如何建立许可制,还有它们锁定的对象;或是建立哪些奖励架构,诸如退税、财政奖励等,还有地方计划的特质,以及它们所强调的优先要务。

新思维的特质

统合性策略与界限模糊

局限、两极化、区隔性思考都无法激发解决未来城市问题的方案。应用在问题上的观点愈多,就能以愈富创意的方式处置。从许多角度检视不同层次的问题、分析的深度,还有揭露各专业训练的假设,都将令人更了解何以会造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这并不是要否定现有专业知识的价值,无论工程师,或是物质环境规划员,他们的技术能力依旧不可或缺,但要解决多数城市问题,还是需要与其他技能,尤其是人类与社会科学方面的技能结合。历史、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等知识已在城市事务中消失;而与交通或分区议题有关的,绝不只是车辆或土地利用。假使交通规划人员能较了解心理、文化或心灵地理,那在兴建穿梭小区间的城市高速公路时,就会更加审慎。至于接踵而来的犯罪与社会问题,则会由其他想为居民重新培养某种凝聚力的人接手。

我们在背负历史包袱的状况下,会习惯两极化思考,并往往怀疑统合性、跨领域和多元领域的思考。两极化世界寻求的是交换,并非双赢对策。19、20世纪时,出现了日趋专业化、知识阶级化的趋势,而那结果是我们只专精于更少的事物。我们忽视了局部与独立系统生态之间的种种领域、模式和动能间的关联。这种思维是以循环及永续为基础的:输入-制造-输出,接着输出又成为新循环的输入。在这个模式中,凡事都会以某种形态重现。我们的线性逻辑支配一切,同时在简化的必然进步的概念下,令人难以掌握左右城市动能的普遍模式或矛盾,这都与那模式背道而驰。例如,更多高速公路往往会带来更多车辆、更多交通阻塞;然而,限制移动性有时却可能提高可及性。我们发现,你不可能说出文化、经济发展、环境永续性间的综合效益,或是交通与移动如何影响城市心理;而切割知识更大的危险,则在于城市交谈的共同语言消失,以致城市问题解决者彼此无法对话。随着沟通能力消失,危机点也跟着出现。

我们在检视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时,得以看出许多领域的知识统合面临着挑战、知识界限日益模糊,还有重组往往充满创造性;而重视其他领域的价值正是关键所在。在多元领域的规划中,不仅汇集了几个领域,以维持各专业的完整性,也考虑到源自其他领域的教训。然而,那不过是第一步。相反的,跨领域规划却真正交织了各种知识,并通过构想交流,酝酿出创新概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