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帮闲:待开发的市场(5)

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 作者:张立伟


忙闲革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兴起了休闲革命,强调休闲是生活的目的,人是通过休闲而不是工作来充分展示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它有个大背景,由日本计算机革命的设计者之一增田米治指出:工业革命主要是增加了物质产量,而信息革命的主要贡献是空闲时间的大量增加,给人类决定自己未来的自由。 空闲增多了,自然产生休闲革命。而信息化浪潮,也在强烈改变中国人的工作和休闲及其观念。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休闲革命,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特殊难题,一方面,中国现代化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中国人的闲暇时间又与发达国家基本相等。我们又要忙,我们又要闲,特殊难题要有特别解,我们要有一场忙闲革命。

忙闲革命,闲不能老样子,忙也不能老样子。那要跳出休闲谈休闲。把休闲报道扩展开,报道中国人生活的基本变化。当代休闲有三个特征:(1)闲、钱增多。这在前面讨论过了。(2)娱乐普及。它使休闲娱乐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从量上进入社会各阶层;也使休闲从质上更加丰富,空闲时间不再是无事可做的空洞时间,而是生气勃勃的“第二生活”。(3)制度支持。1981年5月,法国政府率先组建一个新部——空闲时间部。各国政府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与节省能源,或出台政策增加休闲时间,如中国的双休日、黄金周,或积极建设公共休闲设施,如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公园、步行街、运动场等。

仅从休闲三特征就可看出,休闲传播涉及多么宽广的领域,休闲视角将拉动或刷新一大批报道题材。忙闲革命,闲要对接于忙:休闲的身心完善,休闲的拉动内需,休闲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区域协调发展……忙要对接于闲:减轻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满意度,消解工作与休闲的僵硬对立促成“互渗”……这是中国式休闲,也是中国式发展,也是中国的忙闲革命。看看满大街的休闲场所、休闲人群,比起30年前恍若隔世,就知道中国的忙闲革命已经发生,它将大大提升国人的“幸福指数”。记录这场革命,是历史中不可多得的机会;报道者又是推动者,更加不可多得。

内容形式革命

讨论过帮闲的潜在市场、开发途径,最后转向异域的同行,看他们对帮闲的响 应——或不响应。

美国的“专题革命”

《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资深记者出版专著——《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谈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传统的报纸新闻开始改变。《纽约先驱论坛报》打出广告:“谁说好报纸必须迟钝?”开始了令人兴奋的试验。可惜它失败了,但在1968年,《华盛顿邮报》受其影响,创立了邮报的新风格:增加长篇通讯和侧记、闲谈、艺术新闻与评论、电视报道以及更多的每日杂志。作者说:“这是美国通讯专题革命的开始”,并很快影响到其他报纸。

这场“专题革命”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研究,我敢说我挖出了“独家新闻”!其背景就是休闲革命。研究现代化的学者雷比在1966年指出,“到目前为止,美国经历了三次大革命,第一次是18世纪美国独立的政治革命;第二次是20世纪前后的大批量生产革命;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休闲革命。” 1968年,国际社会学会在布拉格建立国际休闲研究中心。1970年,联合国在布鲁塞尔召开国际闲暇会议,来自30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 在这些背景下,才有美国报纸的“专题革命”。休闲都革命了,报纸还不革命恐怕要当反革命!以至布罗考谈到报纸改革时说:“如果你只制作报纸的前半部分,而没有体育、风格和其他专题的话,在华盛顿的市场上你会觉得自己是赤裸裸的。” ——联想到国内一些报纸要做“全新闻纸”,那它也是“赤裸裸的”。尽管乍一看,它裸得比较有格调;但多看不行,会把“有点意思”搞成“不好意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