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度的最高境界是习惯(1)

管理中的心理学 作者:赵海男


就像中国人不喜欢排队,其实排不排队,如何排队,看似小事,但它能从一个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状况、价值观念、道德水准、风俗文化等,其中蕴藏的意义却很大。但是当人们习惯了排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正常的,这是一种道德规范的时候,人们便会自觉地排队。

同样,在企业中,好像制度的订立者与执行者总是格格不入,老板与员工总是猫和老鼠的矛盾体,这总是令人心里不舒服的一种关系。其实有的时候不是老板的残忍,不是老板的不近人情,而是员工还没有将制度变成一种习惯。

当我们将制度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会心服口服地遵守、维护,不会再排斥和抵触。这是一个改变的过程、习惯的过程,也许会有许多的不适应,也许会有很多的不情愿,但这对我们自身和企业都是利大于弊的,放下自己,让制度成为一种习惯。

一、当制度成为习惯

在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只要有过管理经验的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建立并推行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载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问题是,在企业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有多么复杂,也不在于建立制度文本化的过程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是在制度推广以及执行过程中,我们有可能遇到巨大的阻力。

制度的推广与执行,说到底其实就是与我们的“习惯”以及由“习惯”而养成的某种“势力”作斗争。从根本上而言,制度的出发点往往是高度“利他”的,它所保证的是一种承诺、一个契约,或者是大多数人公认并遵循的一个平台。依托于制度之上,我们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保证集体的绩效(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绩效,还包括效率的意思),但有可能不得不牺牲掉部分人的利益或发展空间。

当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意识到自己个性中的不良习惯可能 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时,就将它们一一列出,从最可能影响成功的坏习惯开始,一直纠正到微不足道的小毛病。他把改正坏习惯作为一项“制度”去遵守、去执行,直至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之一。

在我们企业中有许多职工也因长期遵守各项制度,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而被评为先进或得以升职。但也有部分职工由于不良的工作习惯常常受到处罚。人的习惯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人的习惯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主观的努力而改变。观察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习惯”无处不在,有的人在上岗前总是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劳保用品的规范穿戴、交接班的询问、设备运行状况检查等,但也有少数职工人一到岗完事大吉,工作中马马虎虎、稀里糊涂;有的人工作习惯于雷厉风行,有的人总是慢慢腾腾得过且过等。习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它无处不在,时刻左右着人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工作质量,进而决定个人的成败。从许多名人传记中可以看到,每位成功者都有许多良好的习惯,这些好习惯来自哪里?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制度”去遵守的一张    “清单”,是对企业各项制度的自觉遵守。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重视用制度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企业的优秀职工,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赏。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们应该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爱岗敬业、雷厉风行等良好的工作习惯,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