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制度的最高境界是习惯(2)

管理中的心理学 作者:赵海男


二、让执行制度也成为一种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单位、家庭,都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制度,人们就会为所欲为,也就不存在什么法律、法规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这样:首先是政府会处于混乱状态;工人不想上班就不上,那么,工厂可能会停产;银行职员不想上班,银行就要关门,想提钱也提不出来;超市的工人不想上班,超市可能也要关门休息,人们想买东西也无处去买;学生不想上学就不上,那老师们可就轻松了,不用备课,不用批作业……这样下去,社会上一片混乱:没人遵守交通规则,小偷横行,可以明目张胆地抢劫,就是杀了人也无所谓……这样的社会肯定不会维持很久,人们也只能自生自灭了。

所以说,没有制度的社会,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我们更要认识到: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职工更好地工作,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也许有的人要说,制度就是“治人”。这种说法肯定是片面的、消极的。这类人把制度当成了一种包袱,他们只看到了制度约束人的一面,却没有看到制度给人带来的好处。他们需要被逼着去执行制度,而心里却很不情愿,因此,牢骚满腹,执行起制度来只是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制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就是一种负担。这类人为了应付制度,可能会绞尽脑汁,也就有了一种做法:“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糊弄过去,万事大吉。这样制度就如同虚设,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有了健全的制度,就必须去执行,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一堆废话。事实证明,制度制定以后关键是执行,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也是没有用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杀人的权力在他手上,当然,他可以选择不斩。但是,马谡还是被斩了,因为诸葛亮认识到:马谡被斩虽然让蜀国失去一员干将,但是军法一旦被视为儿戏,所造成的后果将更恶劣。制定的制度就如同诸葛亮的军法,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一旦不被重视,或者执行其制度来因人而定,那么这个单位可能一步步走向失控,制度也就可有可无了。

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地执行制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和吃饭睡觉同样重要的一种习惯。把“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那么,意义就会大相径庭。

三、企业需要好的制度,更需要好的落实

当执行制度成为一个习惯时,还要加以贯彻到底,有一个很好的落实行动。

1.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无制度

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科学管理就是力图使每一个管理环节数据化。这样的管理才是真正到位的管理,才是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的管理。制度到位,规则到位,管理才能到位。

2.制度管理的关键在于落实

关于工作,人们常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那么关于制度,我们可以说,不能贯彻到底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定下制度,是让它管用的,如果不能贯彻到底,其效用就打了折扣。制定制度固然重要,落实制度尤其重要;缺乏一个好的制度和有了好制度却落实不到位,都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致命伤。

3.对规则与秩序的执著和信仰

什么时候能将制度变成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信仰,那么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就会变得十分轻松。如果能将制度贯彻到底,企业管理就将会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层次,我们所处的环境必然会更加和谐和富于人性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