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救市背后的故事(1)

救市博弈: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次贷危机无情地剖开了华尔街的秘密,华尔街资本家们制造的以毫无节制地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产品中的敛财技巧如今变得尽人皆知。从2008年5月开始,贝尔斯登、雷曼、美林、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这五个华尔街大名鼎鼎的投资银行接连倒下,它们或破产或转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世人上演了一场惊天剧变。但事情并未就此完结,由于美国金融业令人吃惊的渗透能力和扩张能力,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通用汽车这家百年老店也终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轰然倒塌。除了美国,欧盟也未能幸免于难——其与美国在金融业上的紧密联系使其遭受的经济灾难并不次于美国。此后,危机终于蔓延至全球范围,冰岛传出国家破产的惊人消息,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也开始为本国经济的衰退而焦头烂额。

当次贷危机随着全球金融彼此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迅速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波及实体经济的时候,各国再也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面对这场危机了。全球性的集体救市随着金融危机的快速扩张和蔓延随之展开。美国前后两任总统先后签署了7000亿美元和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政府果断、适时地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欧盟也发挥团结的力量,制定了欧元区“史上最庞大的救助计划”;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来说,虽不至倾其所有,但也在尽其所能地向市场投入资金,希望能力挽狂澜,拯救世界经济于水火之中。但如果读者因为以上这些数字便认为,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危机后的救市中万众一心抵抗经济寒冬的话,那未免有些天真。事实上,每个国家的行为都要为本国利益负责,而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出现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这次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家之间的各种冲突也在救市中凸显和体现出来。

作为被经济危机无辜殃及的国家,该如何让美国,这个世界危机的肇事者,承担应有的责任?而对于美国来说,又该如何巧妙地逃脱别国的指责?危机后拯救全球经济的行动中,为什么某个国家应该拿出更多或更少的资金?其他国家的救市行为是否损害了某国的利益?我们该如何制止那些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无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的行为?经济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的改变是否能体现某些国家的权益?……以上这些问题中任何一个的答案都将引起某些国家之间的争执。各国救市行为的背后,隐藏着更多涉及经济利益、政治意图,甚至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因此,我们不妨将之称为大国之间的一场救市博弈大战。这场救市之战的胜负与功过,将直接对未来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革与重组,以及大国格局的微妙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本书将对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各国救市的表现及其救市效果、主要国家在救市之中的博弈,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前景进行分析和描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