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救市背后的故事(2)

救市博弈:解读金融海啸三部曲 作者:王俊峰


当我们从这百年一遇的危机所带来的震惊中走出后,回首危机前美国的表现,不得不怀疑其中也许暗含阴谋。2007年5月,中国投资公司斥资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美国黑石集团 1.01亿股(相当于黑石总股本的9.4%),半年后,中投公司投资于黑石的浮亏已达65亿人民币,接近30亿美元投资额的30%。2007年12月,中投又斥资50亿美元入股摩根士丹利近10%股权。随后,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中投对黑石和摩根士丹利的投资损失也随之扩大。截至2009年7月10日,黑石集团的股价为8.68美元/股,中投公司投资黑石仍浮亏70%。而中投公司以48~57.68美元/股的价格认购的摩根士丹利股权,股价只有25.88美元/股。

中国针对美国投资的失败,可以归于对经济规律把握的失误或投资技术的不成熟。但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也许美国早已觉察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也许美国已经对于印发美元享受他人劳动成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所预感;也许美国对因出口美元而积累的大规模赤字和负债所导致的、无论如何都要到来的“清算”早有准备。再看危机爆发后,美国以救市之名,行敛财之实。在美国以最悲情的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之时,其长期过量发行导致的经济崩盘却让手持美国外汇的国家大受损失。美国政府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作为犯错者却想尽一切办法逃脱罪责,并希望所有人一起承担自己酿下的苦果。由此看来,正如在经济危机来临后将债务和损失摊派到别国身上一样,美国之所以对于中国斥资购买其将在金融危机中难以为继的公司股票如此合作,也许根本是另有深意。如果这种看法真的站得住脚的话,那么美国真是为其“赖账”阴谋做足了功夫。

经济危机爆发一年多后,全球经济正在迈向复苏之路,但美国却并未因为经济危机的教训变得安分一些。2009年末,美国突然掀起针对中国的贸易大战。美方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也利用反倾销调查还以颜色。由于中美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这场中美贸易之战的频繁动作令整个世界都为全球市场的前途担忧。另外,美国对于中国的攻击并不仅限于贸易市场。达沃斯论坛开始几天前,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还把手指指向中国,认为中国在通过操纵人民币汇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温家宝对此给出了底气十足的回应:如果华盛顿和北京选择对抗,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