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品 发菩提心(2)

生命不再等待 作者:佩玛·丘卓


第五和第六颂中,描述了初发菩提心的短暂、脆弱。大乘佛法通常告诉我们烦恼杂染(neurosis)短暂无常又无有实体,如蓝天上的云朵。当我们情绪扰动时,佛、菩萨并不将我们看成愚痴或无可救药的;他们仅将我们的痴惑当作天气转坏。天气瞬息万变,掠过我们虚空般的心。

但第五和第六颂并不是佛、菩萨的观点,而是我们的观点。是我们感觉困在云后动弹不得:也许我们短缺了什么,也许我们太怯弱,想要偶尔瞥见天空都太困难、太痛苦。我们不时从自己或他人口中听到这类说法。

若不再将眼前的困难视为坚实而永存的,不再相信它们是“我”,我们便大可以说:“这只是天气,会过去的,这不是本初状态。”从寂天菩萨看来,菩提心的灵光一现,就具备了强大的力道。每个人都知道云开雾散——即使只是一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是怎样的情形。如果没有这样的开头和其后相续的灵光,我们不会有心去探索这条道路。

大威德的诸佛经过多劫思惟,

发觉只有菩提心,

能够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引领他们获得最胜妙的安乐。

寂天菩萨知道我们可以信任菩提心的灵光一现,如果认出它并滋养它,菩提心便会增长。觉者经过多劫思惟,发觉唯有菩提心的良善,才能使我们不耽溺在固有的自我中心之中。

到此,我们可能会问,菩提心何以有如此的力量?也许最简单的答案是,它将我们从自我中心解救出来,让我们抛弃障碍自己的习性;甚至可以说,我们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会是一个良机,让我们为觉醒开发无比的勇气。

当我们受到严重挫折,我们可以向外看,看到他人也有困顿的时刻;当我们感到孤独、愤怒或沮丧,我们以同样的心情来了解他人的忧伤。

我们有同样的反应、同样的攫取和同样的抗拒。我们若能激励众生从痛苦中超脱出来,我们就从茧中脱身了,生命从此变得比“我”大得多。无论我们的生命多么黑暗、消沉,或是多么欢乐、令人振奋,我们都可以开发四海一家的意识。

创巴仁波切曾说:“大乘佛法在本质上是思惟永远超越。”(The essence of Mahayana is thinking bigger.)寂天菩萨呈现出这样的本质,他的法教指导我们如何慈悲地生活并开启更广大的思惟。

若想灭除自己生命中的忧苦,

并解脱众生的痛苦,

若想赢得这种殊胜的美善,

就应永不舍弃菩提心。

当寂天菩萨提到若想灭除自己生命中的忧苦,系指佛教的基本教义,止息个人的痛苦;当他提到解脱众生的痛苦,则是说大乘佛法的发心,将一切众生都从痛苦中救度出来,无一例外。

当然,他并不是说:“我只要照顾他人。我自己不快乐,或恨自己,或脾气无法控制,都无所谓。”我们想要止息自己的痛苦,殆无疑义,但大乘佛法的独到之处就是:我们想要终止个人的痛苦,乃是为了止息他人的痛苦。这是寂天菩萨所传达的最强而有力的讯息,也是菩提心的本质。

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与人分享自己所理解的真理,在此同时,我们也更清楚自己尚待努力之处。到了一定时候我们便会明白,我们为自己所做的也有益于他人,我们为他人所做的也有益于自己。这就是寂天菩萨所指出的,如果要得到究竟的快乐,就应永不舍弃菩提心。

生死牢狱中的苦难众生,

若生起菩提心,

在那一瞬间就是诸佛如来之子,

应得人天礼敬。

若要简单解释梵语“生死轮回”(samsara)的意义,可以援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对“疯狂”所下的定义:“一再重复某种行为,还以为会获致不同的结果。”寂天菩萨形容这是陷在生死牢狱中。然而,我们虽习于一再重复,却还是可以对他人怀抱仁慈和同情,甚至闪过菩提心的灵光。在那个瞬间,我们就成为佛子,值得一切众生的敬重。

根据宗萨钦哲仁波切(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的看法,本颂可能是对印度社会的批评。寂天菩萨认为若要体验菩提心,不必一定生于某个种姓阶级;即使那些被视为贱民(untouchable)的,也是佛子。

菩提心并非某种精英理论,专为世事练达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设,它属于每位一众生。我们不必觉得自己没机会唤醒菩提心,也不应愤然认为他人太轻佻或太骄傲而没资格入选。在生死牢狱中的每一位众生都是慈悲心觉醒的候选人。

菩提心有如冶金师最殊胜的材料,

能将凡夫杂染的身体,

转成无价的佛身。

我们应该坚定地掌握它!

若众生的导师,

以无量的智慧发现菩提心是无价之宝,

想要脱离六道轮回的我们,

就应该善持珍贵的菩提心。

其他善行就像芭蕉树一样,

结出果实以后就会枯槁。

殊胜的菩提心树

生果之后,却还能不断生长。

好比靠着勇士的保护得以脱离危险,

即使恶业深重的人,

只要有菩提心也可以立即获得解脱。

那么谁会不想信赖菩提心呢?

菩提心正如劫末的猛火,

能彻底烧毁各种重罪。

因此睿智慈悲的弥勒菩萨对善财说:

菩提心的利益广大无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