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截势(2)

孙子兵法成事之道 作者:王少农


与这个“用时间报仇”的年轻人一样,谢安“用流水来制敌”,部体现了一种“借天道而制人道”的伟大智慧,比硬拼要高明万倍。

当前秦大军走到淝河的中间时,他们的心理状态随身边流水的影响已紧张、恐惧到了极端,这时候他们是最脆弱的,别说东晋军队杀来,就是一条鱼跳起来也会把他们吓倒。这并非夸张,淝水之战败後前秦的残兵败卒一路逃窜,风声鹤唳无不疑惑是东晋大军杀来了,这足以证明其恐惧感之强,我们把感觉重播,前秦军大败後听到风声鹤唳都怀疑是东晋军追杀,那么在河中间时他们的感觉也一定是鱼跃鸟飞都以为是东晋军杀来。因为人的感觉在不断变化中有连贯性,比如你晚上做了噩梦,梦後仔细回想,白天也一定有个不大不小的噩梦般的感觉,前後相连。

人无法与天抗衡,前秦军南下侵略不得人心,加上来自北方的士兵无法迅速适应水战,种种因素都表明前秦军队违反天道,谢安故以天道克之。

智将务食於敌。(《孙子兵法?作战篇》)

所谓“食於敌”,指依靠对手获取资源、信息,甚至取胜的条件。有时你进攻的条件没成熟,对方帮你成熟!这时你要看得出,要敢上!

凡事取中

为什么“半济而击之”容易胜,而不是“始济”或“已济”?如上述,就是要诱敌深入,让他走到最危险的地方来奸实施最有效、最彻底的打击。

如果是“始济”,那敌方还有退路。

如果是“已济”,那流水之?已失效。

所以要取中,在敌人“半济”时进攻。

孔子说的中庸之德,意思与此相通,都有做事要取中的意思。

“中”就是中心、核心、枢纽,掌握“中”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就是夹角,就是峡谷,“中”的空间最小,但受力最大,因此最容易实施打击。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此处讲的“全国”指保全敌国,而不是灭他。孙子不好毅,也不好战,这就是他善战的原因。凡事取中,做出来的事就大。凡事极端,反不能达到目的。

凡事提前

我们应把任何一件事看作刚进行一半,或者已完成,这才是我们做事应有的洞察力与方法。事物在流动,当你认为某事刚发生时其实已经发生很久了。高明的狙击手射击时如果要打人的头,他就会往对方跑动的方向射偏半个头或一个头的位置,这样才能击中。刻舟求剑,记忆将会随流水冲走而一无所得。

谢安指挥晋军在前秦军队“始济”时就准备打击,以“半济”而待之,所以不等对方到位时就前去,刚好加上路上的时间赶上对方“半济”,进入最佳打击的位置。

凡事提前一步,这样就会加上赶路的时间恰到火候。等车时如果等车开到面前人与车门正对时过去就会碰壁,因为车在停的那一下还会往前溜,我们要想对准车门上车,就应该站在比车门略前的位置才不会让车门溜过去。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孙子特别崇尚“伐谋”,伐谋是“攻心”与“交谋”的合称,“攻心”指心理进攻、舆论进攻与信息欺骗,“交谋”指谋略交换,与对方在明处过招。阴谋不及阳谋,当对方知道你的想法又无法应对时,他心裏早就承认输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