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金融危机”——中国崛起路上最大的机会(2)

谁在为中国添堵:大国崛起之痛 作者:隋鹏达


 

威廉?弗莱肯施泰因和弗雷德里克?希恩所写的《格林斯潘的泡沫:美联储的无知年代》指责格林斯潘要对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负责,在两位作者看来,美联储在过去19年里最关键的时候犯下了一系列错误:1987年股市崩溃、80年代的储蓄与贷款协会危机、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倒闭危机、2000年科技股泡沫、对千年虫的盲目恐惧、2007年以来的次贷和信贷危机等。令人吃惊的是,格林斯潘在每一次危机中所犯的错误都是一样的,就是降息的幅度过大,而且维持过低利率的时间太长。 

利率太低,使得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格林斯潘成功地使美国婴儿潮一代疯狂地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以弥补因降息而缩水的收益。他还不断地为“新经济”摇旗呐喊,他认为通货膨胀率被高估,而生产率被低估,因此美国要担心的不是通货膨胀,而且股票市场并没有什么泡沫。调低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类似社会保障这样的与通货膨胀挂钩的财政支出项目将被削减,而政客们会把这笔钱挪作他用。至少在格林斯潘对“新经济”大加赞赏的时候,经济学家根本找不到生产率提高的证据。后来,学者们才领悟到,从新技术问世到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适应期。而格林斯潘所津津乐道的生产率奇迹仅仅是一个统计上的幻觉。 

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格林斯潘对策”说,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格林斯潘就会立即出手,但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他却坐视不管。比如,1998年LTCM危机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已经降了一次息,而市场也较为稳定,但到10月15日,格林斯潘就又匆忙召开临时会议,再次降低利率。这是美联储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举动之一。当市场形成预期,相信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之后,投机行为就成了全民娱乐,这直接触发了1999年之后网络股的疯狂上涨,并最终导致了网络泡沫的破灭。

是泡沫总会破灭的。当网络泡沫崩溃之后,格林斯潘故伎重施,仍然希望通过降低利息刺激美国经济。而且,在降低利息的同时,美国的住房贷款机构不断放宽房贷标准,尤其是针对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开发出各种新型贷款,比如可调整利率。这种贷款在最初2~3年利率非常优惠,但到2~3年之后就会重新设定利率,大部分借款者到时候其实是很难偿还贷款的。这种所谓的创新使得没有足够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的贷款人盲目贷款,但这些借款就成了隐蔽的定时炸弹,到期就会爆炸,让借款人无力还款,陷入困境。

格林斯潘当时对这种非固定利率贷款非常支持,他认为在降息的背景下,这种贷款方式能够让贷款人省很多钱。但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之后开始下跌,很多贷款买房者才震惊地发现,其所要偿还的贷款,已经远远超过了房产的价值。这种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极度浪费导致不得不大肆印制美钞。长此以往,因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当世界其他国家实在难以供奉美国人的消费方式时,美国的金融危机逐渐演变成了经济危机接着传遍了世界其他国家。

经济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削弱美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同样削弱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索罗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二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他的观点可能过于极端了。经济危机依然难以撼动美国经济和美元的霸权地位,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或集团能够取代美国的角色。经济危机同样会对欧元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日本经济尚未彻底摆脱衰退,金砖四国还不是发达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有魄力能够像美国那样,敢于对全球产品全面开放市场,敢于让自己的居民长期赤字消费,敢于接受持续的经济账户逆差。全球经济格局和全球货币体系的更迭注定是缓慢和渐进的。

然而,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举措,与美国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中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美国总是建议这些国家不要直接干预资本市场,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稳定本币汇率和物价水平,否则就不能获得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然而当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连续向货币市场注资、连续下调基准利率,美国政府也迅速推出了减税政策。美国在自己国内所做的和在国际社会中所推广的东西之间是矛盾的。这对美国的国际形象,以及美国在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华盛顿共识”构成了辛辣的讽刺。可以说,次贷危机对美国的打击,在意识形态方面远甚于实体经济方面。

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一国受金融危机传染的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程度、金融体系稳健程度、汇率制度灵活性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就中国经济而言,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随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深,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通过贸易、金融、预期和产业联动等多种传染机制影响我国,对经济增长、三大需求、工业生产、行业和企业效益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并不断加重。可以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充裕的居民储蓄、巨大的内需市场、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有利因素,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未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8年10月23日,格林斯潘,这位过去被视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定海神针”的财神爷,今天也跌落凡间,要面对质问。82岁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否认美国金融危机缘于他的政策失误,但坦承危机的发生证明他某些经济观念有误。他破天荒地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

格林斯潘在听证会上辩解说:我们不能期望完美,尤其是那些需要预测的领域。美联储对于经济运行规律的预期本身就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如果我们的预测有60%准确,那意味着我们还有40%的概率犯错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