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热钱在炒作,风生水起(4)

疯狂的人民币 作者:周德文


潮起潮落是大海的一种自然规律,而涨涨落落历来也是股市的正常现象。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还停留在6124的高位,此后就一泻千里,到2008年10月28日,已降到最低点1664。93点,创造最大跌幅近73%。站在1600点上看6000点,就如同八月十五看月亮,又圆又亮,可惜却遥不可及。

此外,伴随着股指的节节下滑,深市与沪市市值也犹如洪水决堤,市值蒸发近24万亿元。多于2006年中国全国GDP,相当于建设18条京沪高速铁路的全部费用。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有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即能量守恒,物质不灭。没有任何事情会无缘无故消失,这里失去,可能就会在彼处增添。而24万亿的巨额财富,当然也不会真的被空气蒸发,终究还是跑到一些人的口袋中去,当然,不是人数众多、资金却异常分散的小散户们的口袋。

分析人士认为,有五类人成为这部分钱的主人:国家税收和券商,只要股市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区别;上市公司及“大小非”,他们也是股市赚钱的一大主力;内幕消息掌握者,很显然,在信息不对称的股市里,他们掌握了信息,自然可以赚得钵满盆盈。此外,还有个别运气超好的散户。

股市中散户的资金,也被称之为“笨钱”,英国《经济学人》主编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过经典的描述:“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炒作者;它们如果迅速撤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这种散户也是股市中最常见的一类人,据统计,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既没有低成本优势,也不会掌握内部消息,唯一的成功方法,就是低位买入、高位逃顶。但即使这唯一的方法,还无法常常被其所用,将此方法掌握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热钱。

股市中的热钱,指的是持有大量资金的交易者,一般在十几亿元。他们为追逐高额利润在金融市场之间流动,主要做短线炒作,获利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货走人,资金来去速度快且不长期持有的股票炒作。

一般而言,他们只狙击涨幅7%左右的股票,将其迅速拉上涨停板之后,就会挂巨单封死涨停板。如果在涨停前已经吸引到足够的筹码,热钱将涨停板封死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明天的高开出货。到第二天,他们就会利用资金使股价高开,然后快速拉高诱多,最后迅速卖出。如果散户此时一味追涨,就会中了他们的埋伏,还没反应过来,热钱已经全身而退,如此一来,留在谷底的只有散户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