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篇(2)

劝学书 作者:(日)福泽谕吉


 

打个比方,现在政府有常备的军队,老百姓本该把他们奉为保卫国家的士兵,衷心地祝愿他们越来越壮大才对,但相反,大家却只把军队当成威胁老百姓安全的工具而心怀恐惧。又比方现在政府修建了学校、铁路,老百姓应该把这些当做国家文明的象征而引以为荣才对,但相反,大家只把这看做是政府的恩惠,于是依赖之心有增无减。人民对自己国家的政府尚且只存有敬畏,又怎么可能在文明上与外国竞争呢?所以说,没有独立精神的人民,即使具有文明之形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甚至还会让民心更加萎靡不振。

综上所述,国家的文明既不是由政府在上面发起,也不是从下层的平民自发产生,而是要靠二者之间的中层人士来负责振兴:一方面要为平民们指出方向,另一方面要与政府同心协力,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根据西洋诸国的历史,商业、工业的道路没有一条是由政府开创出来的,而是由中等地位的学者的心血浇灌出来的。譬如蒸汽机是瓦特的发明,铁路是斯蒂芬孙的成果,最先论述经济定律改变商业之法的是亚当·斯密,这些专家学者,正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既不是掌握政权的政府官员,也不是出苦力的平民,而是在国与民之中占有中等地位、凭借自己的智慧引导世界进步的人们。他们的创造发明,通常先是在某一人脑子里产生,然后对外公开,接着在实施中广结同道友人,将自己的成果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并流芳百世。这时政府所能做的事无非是不要妨害他们,适当予以鼓励,并且考察民心所向,尽量保护好他们即可。

所以说,推进文明事业向前发展的是民众中的少数人,政府则应该充当文明的保护者,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把文明视为己任,互相参与竞争、互相羡慕捧场,国家一有好事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大家一致担心自己的国家会被其他国家超越。于是文明事业就成了推动所有民众志士的工具,其中的任何环节,都有助于国家独立。遗憾的是,我国的现状却完全与此相反啊。

当前在我们国家的中产阶级中,只有学者可以在倡导文明和维持国家独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这些学者对时势判断的眼界并不高,他们要么对国家不如对自身那样关切,要么随波逐流于依赖政府的民风中,几乎都由于不安自己的现状而走上仕途,成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操心。他们的行为幼稚可笑,却甘心为之。民众对他们居然见怪不怪,甚至还有人用“野无遗贤”为他们开脱。原本时势就是如此,这不能说只是一个人的罪过,但对国家文明来说,却是一大灾难。本该肩负国家的振兴文明使命的学者们,眼看文明精神日益衰落,还不以为患,这实在让人扼腕叹息,痛哭流涕。

唯独我们庆应义塾的同仁尚能避免这种灾难。我们没有失去这数年来的独立之名,在这所独立的学校里养成了独立的风气,当然,我们所期许的目标是能够维持整个国家的独立。但当今社会时势的力量却有如激流飓风,要在这种风气中站稳脚跟委实不易,如果没有相当的勇气,就会有失足的危险,也许不知不觉中就与那些学者们同流合污了。

人的勇气不是光靠读书就能得到的,读书是做学问的方法,学问是做事的方法,不去社会中实践的话,绝对不会产生勇气。我们义塾同仁当中深谙这种道理的人,就应该能够忍受贫苦,在困难中卧薪尝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于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去。文明事业名目繁多,诸如振兴商业、研究法律、发展工业、推动农业、著书译书、新闻出版等,我们应该把我们接手的每一件事都看做自己责无旁贷的任务,为公民做榜样,帮助政府,使政府与个人的实力达到平衡,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实力。以毫不动摇的独立作为基础,这样,在与外国势力交锋中就不会因脆弱而退让。再经过数十年发展,如若我们回想今日的状况,不但不觉得今日的独立可喜,反而觉得可怜可笑的话,那岂不是一大快事?

所以我真诚地希望学者们该为自己的未来期望制定现在的方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