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告犯人 (21)

敬告犯人 作者:(日)雫井脩介


垫子上落了几片枯叶,枯叶边有许多蠕动的小虫,四周阴气逼人,一具幼童的尸体横躺在冰凉的地面上。几位警方鉴识人员正分头在幼童身边忙碌着。小川不忍再看这种惨状,摇了摇头转身退了出去,只记住了躺在地上那具失去了生命的躯体满身稚气的模样。

小川离开竹丛顺着原路返回,边走边挥手驱赶被尸臭味吸引来的小飞虫。不小心脚下一滑,身子几乎失去平衡,多亏眼疾手快抓住了身边的一根竹子才好容易没跌倒。

“喂,老兄,这里的东西别乱碰,上面或许有指纹呢!”

不远处传来户部的吆喝声,小川慌忙松开手上的竹子站了起来。

“你怎么像没见过场面的新手似的?不行就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

刚走出竹林,小川就挨了户部一拳。

小川不好意思地用手捋了捋头发,转头向远处那群看热闹的人扫了几眼。

“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啊,还惊动了不少媒体。”

刚才只看见围观的人群,此时才注意到,最前面居然还站着不少手端相机或扛着摄像机的记者。

“本来今天本区的搜查队打算派人来这里巡查的,可一早东京的一家电视台收到了一封凶手写的恐吓信,里面说这里是新的凶杀现场,他们就马上赶来了。”

“什么?居然有这种事……”

“我们担心搜查队来检查会破坏现场,就没让他们来。第一时间赶来的警察果真发现了尸体。”

“怪不得今天的场面会这么大。”

目前为止,现场光警方人员就有一百多名,还有不少便衣在陆陆续续地赶来,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户部!”一位搜查一课的主任从竹丛里钻出来,喊道,“下午三点,我们要在宫前区警署开一个案情分析会,开完后再在当地警署碰个头。”

“可是,把这件事弄得众人皆知,对我们将来的走访调查不利吧?”户部坦率地把自己担心的问题讲了出来。

“那也没办法。鉴识课要把尸体运走了,咱们几个分头再在附近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凶手遗留下的物品。争取把这片竹林彻底检查一遍,别漏下什么。”主任扭头看了看小川,问道,“你是这个区域的巡警?”

“不,我是特搜的。”小川回答。

“特别搜查组?”

“对,他是刑事特别搜查组的。”户部在一旁补充道,“他们总爱简称自己是特搜的,听起来派头大。可外人谁能听明白?”

“哦,原来是特搜组的。”主任语气冷淡地重复了一句,心里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小川所在小组的全称为刑事特别搜查组,简称有好几个。其实这个部门并不算什么警局核心,和刑事部的机动搜查组差不多,办公地点也在县警本部之外。他们有时会和女警员们一起参加集训,自我介绍时女警员们一听“特搜”,往往会问:“有这个部门吗?”可见他们的知名度并不大。

但他们是刑事部总务课长手中的一枚万能棋子,只要行动时人手不够便会把他们派去增援。因此他们经手过的案件特别多,既协助一课侦办过许多凶杀重案,也帮二课搞定了不少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

“刑搜组的本事到底多大,也要实际看看才知道呢!”

主任又换了一种简称,半开玩笑地揶揄道。

“是,那倒是。”小川只得暧昧地应了一句。

其实,小川的不少同事有时也自我调侃,说咱们组听起来像是警察队伍里的精英,谁知道我们一年到头干的净是帮人打杂的活。这些警察虽然阅历丰富,派到哪儿都行,但说到底谁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这点从小川身上就能看得很清楚。警察里的精英必然都集中在总部的那几个搜查课里,不可能埋没在其他部门。

“说起来,主任……”户部冲小川撇了撇嘴说道,“这家伙外号‘诈和专家’,办事向来马大哈。”

“为什么给他取这么个外号?”

“就是喜欢‘诈和’啊,我说得没错吧?”

“只是个外号,不就是开玩笑说说的嘛。”小川尴尬地打着圆场。

“你这个外号可没那么简单。主任你没听说过吗?五六年前发生的‘老子’事件,抓捕当晚就是因为他乱说了一句话,才把绑匪给放跑了。”

“怎么会是我把绑匪放跑的呢?要说有人放跑了绑匪,也该是卷岛。”

“哦,我听明白了。”主任兀自点了点头说道,“你把小流氓错当成绑匪了,是吧?”

“对,对,就是他。那次‘诈和’可赔大了,闻所未闻啊!”

“你是把自称‘老子’的绑匪放跑了的那位啊!真了不起,名气不比刺杀肯尼迪总统的那位小啊。”主任面无表情地说了这么一句。

“那件事严格说来还得怪卷岛。”为了脱离窘境,小川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这几年,由于发生了一连串不体面的事件,使得神奈川县警署在百姓中的威望日益低落,而这一切的起因正是那桩绑架凶杀案。

当时小川刚从警两年,在港北区警署刑事课任职,刚开始独立处理案件。此人向来特立独行,办事风格自成一派。却凭借他与生俱来的好运气,一上手就连破好几桩大案,简直让人不敢相信。比如有次他见到一名男子蹲坐在地上,看起来很痛苦,便走过去想看看要不要帮忙,谁知随便一问,对方便吓得慌忙承认自己是在逃的抢劫犯。类似事件让小川连受两三次署长的特别表彰,一时被激起斗志,正准备意气风发地大干一场。

事件发生当天,小川原本作为人质解救队的一员在港北警署内待命,可没想到绑匪突然将赎金交付地点改到了横滨,人员也不得不进行调整。等东京来的警员赶到现场恐怕要耽误不少时间,为迅速重组一个现场抓捕小组,上级临时指派了几名警员赶往现场参与布控,其中就有小川。

虽说身负现场抓捕重责,但实际当晚小川做的事只是看焰火。由于所处位置十分靠近海边,为防止暴露身份,不得不装成抬头观赏焰火表演的游客。加上小川这人办事向来大大咧咧,看着看着竟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了,真成了一名普通的看客。

焰火晚会宣布结束后,观众们挤在一起纷纷朝出口方向走去,现场的气氛也随之一变。由于继续站在原地或逆着人潮行动很容易暴露身份,大多数在现场的警员也开始随着游客慢慢走出广场。直到这时,小川才意识到自己是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警察。

这时,一名企图与孩子母亲接触的男子出现了。

即使是平时总爱吹嘘自己带病坚持工作,实际干起事来拖拖拉拉的小川,此时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他所处的位置离孩子母亲麻美大约十五米,身边虽然还有数名警员,但谁都不敢用无线对讲机讲话,怕不小心被可能就在附近的绑匪听见,误了大事……可能正是因为太紧张了,才令这位平常极少开口说话的小川冲着麦克风喊出了那句话。

附近警员的反应随之而来。

“那不就是个小混混吗?”

“没错,是个小混混,不是我们要等的人。”

站在麻美身边的警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做出了相同的判断。

小川像平时那样,嘿嘿傻笑着说了句:“这样啊。”语调与当时的紧张气氛完全不协调。紧接着,耳边就传来“嫌疑人已经逃跑”,及一阵乱哄哄的声音。事后小川才从同事们口里得知,那位自称“老子”的绑匪钻进人群里逃脱了。

犯下绑架、杀害无辜幼童并无情抛弃其尸体重罪的“老子”,将民众的怒火一股脑儿地转向了负责侦破此案的神奈川县警方,真是手段高明啊。后续调查中,侦破小组指挥部从当天案犯脚上穿的运动鞋入手,彻底追查生产及销售渠道。可在如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要查出一双鞋是被谁买走的,真比登天还难。另外,有语言学家提出,广岛和冈山两地出身的人多有自称“老子”的习惯。但这种意见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理由是“老子”不算一个比较常用的第一人称,不能排除凶手故意这么写的可能,不能太当真。之后警方又将当天在新宿街头拍摄到的嫌犯的半个背影通过媒体公布了出来,但由于画面模糊不清,反馈回来的有价值的线索寥寥无几,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虽然现在相模原南警署内还保留着一个二十人的案件侦破小组,但这些人都身兼数职,早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大案上了。指挥部也仅剩一个空壳,此案可以说已经成了一桩无头案。

倒霉的小川自那天起就被周围的同事硬给安上了一个“诈和专家”的绰号,而且他那瞎猫总能碰到死耗子的好运气也跟着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不仅再也没受到过表彰,小川甚至觉得恐怕刑警这碗饭都吃不长了。仿佛从说出那句话开始,整个人的运气都颠倒了过来。唯一幸运的是,至今为止在这件事上小川还没有受到过上司的任何指责,大概是因为卷岛管理官在次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出言不逊,民众全将怒气撒到了他身上。相比之下,小川的失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哦,对了,那位卷岛管理官现在干什么去了?”主任像是在自言自语似的小声问道。

“还在刑警队,好像被下派到一个山区的小警署去了。”户部在一旁回答。

“唉,他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却要整天和偷鸡摸狗的小贼打交道。”

“不过我倒觉得他是个好人。”

听到小川为卷岛打抱不平,户部又在他脑门上甩了一巴掌,说道:“人家就是被你给害的,你还在这儿说什么风凉话?”

“你说得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