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貌合神离的现象

中国式“赢” 作者:赵伯平


因为英国、美国也做过世界工厂,因为欧美国家也有着大量的家族企业,所以中国的企业家们便自以为是找到了中国和中国家族企业必将欣欣向荣的依据,殊不知,这根本就是貌合神离的两码事。

1.貌合神离的“世界工厂”

中国企业想做貌合神离的“世界工厂”,还动不动就喊做成世界第一,简直有点痴人说梦,目标是好,但两脚确实“飞”在天上。

我们将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拿来和当年英国的“世界工厂”相比,其貌合之处在于:2006年中国生产了全球51%的水泥、33%的钢材、38%的服装;仅苏州一地生产的鼠标等电脑配件,产量就占全球63%的份额;鞋袜、打火机等轻工业产品,也早已是全球产量之冠;家电等电子产品保守估计在35%以上,为全球之首……当今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正从海上、陆上、空中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国。当年的英国,也曾凭借发达的纺织业、采掘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只是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供应者,也是各国工业生产资料的最大供应者。

其神离之处在于:当今中国的“世界工厂”是劳力不劳心的“世界工厂”,是为跨国公司代工、加工、做苦力的“世界工厂”,是全球供应链中流血流汗最多、利润最薄的“世界工厂”。而当年英国的“世界工厂”却是劳力又劳心的“世界工厂”,不但掌握着世界领先的生产制造技术,而且拥有了一流的生产组织管理,劳心与劳力的两边通吃。想想耐克在美国都没工厂,却在中国大规模生产;还有IBM把它的PC业务都抛给了中国,它只转让技术和专注核心领域。例子太多了,对比一下,中国企业该心里有数了吧?

2.貌合神离的“家族企业”

先想貌合之处,我们将中国的家族企业(指绝大多数的中国或华人家族企业,而非百分之百)拿来和欧美的家族企业相比,相似之处在于: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所有权由某一个家族在掌控。

其神离之处首先在于法人治理。表面上看,大一点的中国家族企业也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章程里一样明文规定了三会的职责权限,式式俱全;深入进去看,却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惯常的做法是打天下的老板任董事长兼总裁,老婆当监事长,三会的大权统统集于老板一身。所以,中国的家族企业虽然名义上由几个家族成员按比例分享着企业所有权,但实际执政的却是身为创业者的家长、族长一个人,凡事由一个人说了算,因而,名为家族制企业,实乃家长制企业。欧美的家族企业不但表面上三会分立,而且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三权制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但名义上由几个家族成员按比例分享着企业所有权,而且实际行使所有权时,也是由各人独立表达自己的意志,相互间一致可以,不一致也可以,没有一人独大、一言九鼎、凌驾于其他家族成员之上的家长。

其次在于管理模式。中国的家族企业排斥制度管理,奉行的是人治。企业尽管制定了一大箩筐制度,但很少能得到有效执行,亲情永远大于制度。家族制企业的老板常常喊累,为什么?因为混乱无序,因为内耗低效。家族成员不执行制度,非家族成员也可以视制度为儿戏。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没有方圆怎能有组织,没有组织怎能有组织的效率,老板当然会累得英年早逝了。欧美的家族企业不排斥制度管理,奉行的是法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情归情法归法,老板犯规与员工同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再次在于用人理念。中国家族企业的用人讲究任人唯亲,讲究打虎要靠亲兄弟,上阵要靠父子兵。他们以为,危难之中肯显身手的只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外来人才概不可靠,可用不可信,不能委以重任,须事事时时设防,否则,被外人卖掉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欧美家族企业不排斥外来人才,自家人不行就让贤,唯贤是举。

第四在于生存环境。中国家族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法制不健全、诚信的经理人才稀缺、亟待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薪火相传了五千年的家文化、人治文化。欧美家族企业面对的则是一个法制完备、诚信的经理人才济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相比中国家族企业要优越得多。

中国家族企业与欧美家族企业的貌合神离,反映在世界五百强的排行榜上就是家族企业虽然占到了总数的37%,像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沃尔玛、福特、洛克菲勒、拜耳、杜邦、奔驰、菲亚特、壳牌……但绝大多数都分布在欧美地区。

中国家族企业与欧美家族企业的貌合神离本身不可怕,前者的历史短暂,而后者已抢先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数百年,有差距很正常;可怕的是中国的家族企业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不是知错就改,反而夜郎自大、自以为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