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赢的思维:以变应变(4)

中国式“赢” 作者:赵伯平


如果说处于事业成长期的王自成,尚且由于不时的挫折失利,其个人的品德能力要受到将士们的考量,而不具备成神成圣的条件,那么当一个挨着一个的胜利纷至沓来的时候,则万事俱备,只待与中国人治文化的一拍即合了。

而中国人治文化的嗅觉也着实灵敏,手段也着实了得,一方面它总能在适当的时机,加工创作出适当的故事民谣,把全起义军全社会的目光聚焦在适当的王自成身上。

“按王伟人提出的方针办,起义军就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中途背离了他的路线,失败的厄运则如影随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复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了王伟人的领导,我们起义军的事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王伟人用兵如神、神机妙算、神鬼莫测、战无不胜、横扫千军卷如席、试看天下谁能敌?”

“王伟人根红苗正、少有大志、英雄自古出少年呀……王伟人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鞠躬尽瘁、扶老携幼、古道热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六亲不认、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噢!”

另一方面它还能拿出适当的办法,将一切不能和王伟人保持高度一致的不识时务分子,排除在起义军的阵营之外。

张参军因为上个月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几句有违王伟人重要指示精神的讲话,这个月便以身体不适为名淡出了核心参谋层。

王将军由于两天前在内部座谈会上,一不小心说出了王伟人当年折戟沉沙的真相,今天上午就被调离原岗位另有任用。

故事越传越多,民谣越传越神,思想越来越统一,队伍越来越纯洁。如此,用不了多久,原来有着七情六欲、血肉丰满的凡人王自成真的就成了无欲无求、刀枪不入的神圣王伟人。

王自成成神了,以往那种“王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的情形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班峨冠博带的文臣武将,毕恭毕敬地紧密团结在以神圣王伟人为核心的新王朝周围,除了举双手赞成,就是全体一致鼓掌通过。

刚开始走上神坛的王自成或是出于觉悟,或是出于习惯,偶尔也会诚恳地要求老伙计们一如既往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勇于指出自己的不足。可不知为什么,每逢这种场合,老伙计们要么推聋装哑,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实在被逼无奈时,也不过重弹一句“你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不懂得珍惜自己的龙体”的老调。后来王自成又试了几次,眼看仍无大的改观,就不再坚持,内心寻思着:“这般光景,想不搞一言堂,想不一个人说了算都不可能了。”再后来,也就泰然自若,心安理得了。

王自成从民主到集权的演变由此画上句号。

考察过中国社会特有的从民主到集权的演变机理,弄清了它“特”在中国社会传承几千年之久的人治文化,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第一变革的适用对象,会涵盖一切有志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力争上游的中国企业。

为直观起见,我们不妨把虚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自成,比作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把农民起义军从揭竿而起到胜利的消息一个挨着一个,比作中国企业(无论民营国有、无论独资股份、无论上市与否的所有中国企业)从白手起家或比死人多口气到一次创业成功或起死回生;把农民起义军问鼎天下之举,比作中国企业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力争上游。

这么一比,问题就显得格外的简单明了。试问,有多少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在他们一次创业成功或起死回生后,能有效抵御住中国人治文化的侵扰,而不发生从民主到集权的蜕变?我的观察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剩下的一个仍然是独善其身于中国人治文化的云遮雾绕之中,仍有时时警醒自己的必要,所以我要说,第一变革——中国企业与世界接轨的第一堂课,没有谁可以成为例外。

中国人治文化的力量太强大了,它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全天候的,不但企业家、老板,而且普通员工、经理人、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无不从小被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历史上的日本、韩国、越南等一些处于中国周边的近邻,虽然一样长时间接受过中国人治文化的辐射,甚至是强烈的辐射,但毕竟是边缘,改变起来相对容易得多。不比中国大陆,是人治文化的大本营,流毒特别深,改变起来特别难。中国大陆自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那一刻起,就致力于建立一个法治的社会,迄今为止快一百年了,依旧任重而道远。如果说社会宏观层面的法治建设已不容乐观,那么在企业微观层面,则更加令人担忧,说得严重一点,相当一部分的中国企业还停留在封建小堡垒的阶段。我想,这也正是各式各样的宫廷斗争剧、王朝更迭剧、忠臣奸臣剧长盛不衰于中国大陆的深层社会基础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