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鹅湖之会与鹅湖会诗的义理(5)

宋明理学:南宋篇 作者:蔡仁厚


朱子此诗,意味甚好。五六句言商量旧学,涵养新知,尤见朱子为学之精勤。但据末两句看,他仍误会二陆之学为无言之教,唯恐二陆脱略人间古今之事,而入于空疏。此其故,总由朱子信 心 不及,不能肯认 本心 为道德创造之根源,不解孟子与象山 先立其大 之切义。而且,纵然是 无言 ,亦不必即是脱略人间古今,亦并不与禅相干。孔子不云乎: 予欲无言。 又云: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无言之境,理所应有。有此境界,并不就表示 只认无,而不肯定有 。孔子欲无言,《易·系辞》亦谓 易无思也,无为也 ,此又何妨其言生生之仁与生生之易?象山之学,实最笃实而正大。其辨儒佛之言云: 儒者虽至无声无臭、无方无体,皆主于经世。释氏虽至未来际普渡之,皆主于出世。 其言如此切实而警策,何至于脱略人间古今,而流于空疏?可知朱子对于象山之学,实甚隔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