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中国人不只缺“德”还缺“心”(1)

棒喝中国 作者:黄东涛


骂中国人缺德的人不少,骂中国人缺心的还真不多。“缺德”和“缺心”究竟有什么差别?这要从“德”和“心”的概念入手。

中华民族曾经是礼仪之邦,不仅有礼乐教化,还有《道德经》。王老师认为:“道、德二字,讲了几千年,大家都没有讲清楚。”短短五千言《道德经》,两千年来,有着成千上万种注释,注解文字超过千万。然而,大多数人不过“望文生义”,真正懂“道德”二字的人,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把“道德”教条化,甚至以“道德”杀人。鲁迅所谓“吃人的礼教”就是指此。王老师对于“道德”的定义,可谓简单、高明,他说:“道,就是游戏规则;德,就是知道游戏规则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道”,不是真理,不是绝对,是相对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指:道,作为宇宙万物遵守的规则,是可以描述的;但是一旦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出来,又不是原来的那个“道”了。因为“道”是变动不居的,这跟“真理”是很不一样的。中国人对于“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是有深刻认识的。所以王老师干脆用“游戏规则”来定义,“游戏”二字很妙,容易使人理解“非常道”。《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讲“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我们要认识“道”,必须让自己无所住而生其心。

“德”,不是教条,不是形而上,是相对于“道”而言的。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有德,是以无德。”所谓“上德”,就是真正知道“道”的人,他们并不把“德”看成教条,所以“不德”;这些不把“道德”当教条的人,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谓“下德”,是指那些不知道“道”的人,他们把“德”看成教条,盲目遵守,所以“有德”;这些把“道德”当教条的人,其实是没有道德的人。这样的翻译,很拗口,而且不易理解。王老师的定义是,“德”,就是知道游戏规则并且遵守游戏规则,一语中的。

运用王老师对于“道德”的定义,可以精辟地分析当今中国的一切道德现象。简单的如红绿灯现象。王老师在北大演讲时,经常提到中关村的有些人不遵守红绿灯。他骂这些人是“蟑螂老鼠”,因为只有“蟑螂老鼠”过马路时才不看红绿灯。这些人们为什么不看红绿灯呢?不是因为没有“道”,而是因为没有“德”。因为他们虽然知道游戏规则但并不遵守。还有一些“缺德”现象,是因为没有“道”(就是不知道游戏规则),譬如“GDP现象”。以GDP增长为指标的发展观,就是一种无“道”现象,我们不懂得中国发展的“道”(游戏规则),

更谈不上遵守游戏规则了。

为什么说有些“中国人不只缺‘德’还缺‘心’”?因为“道”乃“德”之本。有道未必有德,无道一定缺德。要有“德”性,首先需要悟“道”,而悟道离不开“心”。所以,“缺心”是比“缺德”更为严重的事。有些人会反驳说:“我们都有一颗心啊,他为什么骂我们缺心?”这要看“心”的定义为何。

“心”,不是心脏,而是大脑。心即是脑,脑即是心。这是王老师非常独特的观点。王老师认为,用心就是用脑,缺心就是不用大脑。从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结论:当有些中国人男人头上是“肿瘤”,女人头上是“菜花”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是沉睡的,他们的“心”就像丢失了一样。人的大脑蕴涵着丰富的宝藏,其潜在能量是不可思议的。释迦牟尼佛以及往圣先贤等一切智者,都是经由大脑开发而获得无量智慧的。佛,就是大脑得到完全开发的人。当大脑沉睡,或者说没有得到应有开发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靠有限的智慧,人很难认识宇宙万物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所谓的“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道”。离开了“道”,或者不按照“道”来行事,一切事业都是危险的。我们为什么要有“诚信”?不是因为“诚信”是好事,我们应该遵守;而是因为只有遵守“诚信”,我们才能接近“大道”,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诚信”不是该不该遵守的问题,而是不得不遵守的问题。依此类推,“道德”也不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而是不得不遵守的问题。王老师曾说:“你可以不要道德,你可以不遵守道德,可是,最后,你不得不回归道德。”人类世界的历史演进,都证明了王老师说的话。

2002年,王老师推出专著《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为我们指出了引领中国社会回归道德的方法和路径。在一个道德败坏的时代,道德教条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当群众尚未觉悟之前,不要谈革命。”毛主席也曾经这样说。关键在于开启民智。当大家都不想再乱下去的时候,当人心开始思归的时候,当大家都开始开动脑筋的时候,重建秩序,重建伦理,重建道德,才会成为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