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7)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另一个根本优势,是政治制度优势。

文化结构,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其中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核心,而制度是关键。我们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因而是最好的制度,是最有竞争力的政治制度,也是最有竞争力的文化制度。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政治制度的缺陷,也突出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1989年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曾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互相竞争的历史已经终结”的断言。但20年后的2009年,福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却修正了自己先前的判断:“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事实说明,一种制度的优劣,不仅要看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在的表现,而且要看其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自我革新的能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政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思想理论优势和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