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节: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1)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作者:李洪峰


二、 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这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局部地接触和交往,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当时,中国正处在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船队虽然七次远航,但对于本国辽阔疆域之外的世界,中国人并没有太多的了解。阿拉伯和印度商人虽然很早就与欧、亚、非有贸易往来,但他们的活动基本局限在印度洋上。美洲的文明和其他大洲之间横隔着两个大洋,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往来。欧洲也是相对孤立和封闭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开展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而才有了世界性强国的概念。

而500多年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谁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文化,谁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谁就可能成为世界性强国。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是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下面,举几个国家的例子来说明。

首先看葡萄牙28和西班牙29。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发达的海洋文化建立起近代最早的殖民强国。葡萄牙学者马尔格斯在《葡萄牙历史》中写道,15世纪和16世纪的葡萄牙人通过经验和科学推论证明:大西洋是可以航行的,里面没有什么鬼魅魍魉;赤道地区不但是可以居住的,而且那里已经有了人烟;可以远离海岸航行,而且已经成功地依靠太阳行星进行准确的导航;非洲有一个南角,存在有一条通往印度的海上道路;哥伦布发现的所谓印度实际上是一个把欧洲与东亚分隔开的新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相通的;地球是圆的,可绕它航行。葡萄牙人绘出各个大陆和各大洋的轮廓,第一次画出一幅世界地图和第一张南半球的天界图。他们把大量鲜为人知的文明和文化带回西方世界,并使其他一些文化经常得以交流。面对有时是些极其复杂的文化,葡萄牙人提出融汇、折中或者把它们完全分隔开等处理方法。迫于形势,葡萄牙人不得不寻求一种方式,以便同结构上不同于葡萄牙语、书写方式与其大相径庭的各种语言沟通。葡萄牙人试种过无数新的或不太熟识的植物,尝过许多水果和食品,并把它们带回欧洲。他们发现大批新的动物,对它们作了详细的描绘。虽然1550年前,葡萄牙人才在这个新的辽阔的试验天地里,做出有决定意义的成绩,但是他们的科学记载、他们对于人类的巨大影响万世流芳。葡萄牙不是第一个从事海上航行的国家,但它是首先将航海发现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1415年,葡萄牙大军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北非的休达,开始了殖民扩张;并经过长达80多年的努力,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印度。到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帝国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跨越半个地球的商业航线,垄断了世界上的香料、食糖、黑奴贸易,成为世界上的商业帝国。

西班牙从事探险和殖民活动要比葡萄牙晚一些,但其建立殖民帝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葡萄牙。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为西班牙人的大规模殖民奠定了基础。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帝国达到全盛,其领土面积达到1054万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包括西班牙本土及其在西欧继承来的领土,北非的一部分,中美、南美的大部分和菲律宾。

国力迅速强大而且包容性极强的西班牙帝国,孕育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让?德科拉在《西班牙史》中写道:事实上,我们只能说这个世纪——它按照年代延续了一百年,因为它始于查理五世诞生的1500年,终于菲利普二世去世的1598年——是从历史的黑暗中突然出现的,长期以来已经准备了条件。卡斯蒂利亚语渐渐赢得尊贵的地位。伊莎贝尔和西斯内罗斯竭力使西班牙具有高质量的文化工具,而富丽堂皇的艺术像种类繁多的文学一样,预告着16世纪的大丰收。

高尚的灵感灌溉着西班牙,流遍西班牙,其源泉也是不一而足的。其最杰出的代表是塞万提斯,他把握了西班牙的心脏与肌肉的真实性。

塞万提斯生于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堡。塞万提斯开始写作《堂?吉诃德》时,已年近六旬。这部作品是深刻的生活经验与人类经验的晚熟的不朽果实。题材是普遍熟知的:芒什有个末等贵族堂?吉诃德,没有财产,闲来无事,读骑士小说消磨时光。他怀着这种热情专心阅读,以致精神错乱。他自以为是游侠骑士,手执长矛、圆盾,冲向各条大道,后面跟随着他的马夫桑丘?潘萨。经历许多冒险之后,堂?吉诃德回到家里,恢复了理智,安详地去世。主题就是如此简单,只是一出闹剧,滑稽地讥讽在西班牙盛极一时的文学风格。然而,其论据已经过时。堂?吉诃德与桑丘之间的对立是16世纪西班牙人与社会的对立。堂?吉诃德向现代的西班牙提出的是中世纪的解决方法。尽管论据与时代脱节,但仍有其现实意义。这位芒什骑士宣扬独立,拒绝资产阶级化,忠于理想,体现着自由。堂?吉诃德的黄金法则是信守诺言,而且有义务感。他坚持不懈,不管这项义务是否有危险,也要充分履行。这样,这位斯多噶派狂人用马刺刺他皮包骨头的瘦马的肋部,策马飞奔,追逐奇幻异想,伸张正义,他不仅是陷入无止无休作战的菲利普二世的西班牙现世的象征,而且体现着人及其周遭的永恒悲剧。堂?吉诃德孑然一身,面对的是世界。他手持圆盾,在蒙蒂埃尔平原上奋勇前进,这位虚弱的赤身裸体的英雄与既无遮阴又无饮水的火辣辣的荒漠之间的战斗就爆发了,以他的迅即惨败而告终。人与其环境之间的心智不协调,演员与舞台之间的不和谐,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冲突,这些就是堂?吉诃德提出的问题。

再看荷兰30。荷兰靠领先世界的商业文化而称雄世界。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地势低洼,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它处于南北欧洲之间,非常适合发展商业。早在中世纪时,就有轮船从沿海城市出发,从欧洲北方去南方发展贸易。17世纪,荷兰的航海业和世界贸易方面达到鼎盛,探索新贸易航道的荷兰航海家令这个小共和国的领土扩张60倍,成为帝国。这个小小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它们游弋在世界各大洋中,几乎垄断了全球的远洋贸易,当时英法两国的远洋贸易总额加起来才勉强与它相当。世界历史上的17世纪被公认为是“荷兰世纪”。有专家评价:“荷兰是第一个达到我们所限定的意义上的持续经济增长的国家。”英国历史学家乔治?特里威廉对黄金时代的荷兰给英国带来的冲击作出了这样的描绘:“荷兰影响着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仅仅通过榜样的力量给英国造成的影响,也许就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1600—1650年间,这个小小的共和国在四周战火与毁灭的荒芜中维系着一方安宁与繁荣的绿洲,在这50年的大部分时期,引领着人类的大部分科学与艺术领域……作为一个通过反抗合法王储而获得繁荣、教养和实力的社会,它为我们的商人和政治家树立了典范。”此后,由于经济繁荣,荷兰人最早建立银行制度。但由于贷款不能及时回收和战争的影响,荷兰逐步在竞争中衰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